现代仿品的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近似于真品的外观效果(如乳浊感、色度等),往往在瓷釉的配方中加入一些纯化学试剂,使得仿制品胎釉中的元素化学组成与古代瓷器相比,产生较大的差异,成为我们鉴定瓷器的真品与现代仿品依据。
科技瓷器鉴定中,发现现代仿品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1)瓷釉中铜、锌含量过高
一般情况下,普通白釉、透明釉和青釉等常见釉中,铜、锌的含量较低,在万分之一以内,难以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中产生谱峰,但在许多现代仿品―中,铜、锌的含量远远超过这个范围,可以看到明显的谱峰存在。
(2)青瓷釉中锆的含量过高
一般情况下普通白釉、透明釉和青釉等常见釉中,锆的含量非常低,为数百个百万分之一,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中,只能产生较弱的谱峰。但在许多现代仿品中,锆的含量异常高,尤其在那些仿著名青瓷的品种中,这种现象最为常见。如仿汝窖、南宋官窑等青瓷,锆的含量高的可达4%以上,远远超过了真正汝窑、官窖等青瓷的锆含量。
(3)青花瓷胎中的高铝现象
受瓷石、高岭土的来源和使用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在现代景德镇青花瓷仿制品的瓷胎中,氧化铝含量常常高达30%以上,这同我国早期青花瓷胎配方中的高岭土用量以及硅铝比例有较大差异(元、明时代官窖青花瓷胎配方中,用瓷石多,含高铝的高岭土用量低,硅铝比值在3.2—4.2之间,清官窖青花瓷胎中,含高铝的高岭土用量增加,硅铝比值低于3.2。通过对青花瓷胎配方中的硅铝比值测定,可以区分元明时代与清代的青花瓷胎)。
(4)部位成分差异现象
在应用成分分析法进行陶瓷鉴定中,发现有分析样品不同部位有明显的成分差异情况(远远超过古陶瓷中存在的成分波动范围〉。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样品经过了修复;二是样品采用了拼接手段。成分测试通常选择器物的底部或口沿进行检测,而拼接最常见的就是接底或接口 。
文物科技鉴定检测断代-为艺术品收藏交易保驾护航。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36楼3607单元 (广州办事处)
联系人:刘主任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早9:00至晚17:00
温馨提示:请提前1-2天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