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319万元,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来源:中国经济网)
清代银币是拍场主力军
光绪十五年(1889)广东钱局铸造的蟠龙图“光绪元宝”,俗称“龙洋”,拉开了清代银币铸造的大幕,此后,湖北、江南、北洋、浙江、安徽、奉天、吉林、湖南、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均铸造龙洋。此外,四川、西藏、新疆等地铸有其他银元。
《中国近代机制币》一书收入的清代中央政府和各省铸造清代机制银币430种,行家指出远不止此数,可见其丰富、复杂之一斑。清代银币是钱币拍卖的主要板块,以今年北京诚轩春拍为例:机制币专场上拍1613件标的,清代机制银币占559件,超过三成,高价成交的银币多集中于这一板块。俗称广东龙洋“七二版”的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拍至126.5万元,让行家大跌眼镜。此币NGC评MS66分,是迄今内地钱品的分。
价格飙升最快的也是清代银币,广东龙洋、湖北龙洋、造币总厂币、江南币、户部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宣三、川龙等主币系列精品,2005年以来是一场一个价。这些系列银币各自有着广泛的收藏群体,是市场上的主力品种,它们的拍卖成交价格,反映了收藏市场的行情走向。
以北京诚轩历年的拍卖品为例,创高价的银币多出自上述系列。2006年秋拍,美国著名钱币收藏家耿爱德(E.KANN)旧藏的光绪十六年(1890)贵州官炉造黔宝拍至203.5万元,此币收录于耿氏《中国币图说汇考》以及张璜(H.CHANG)的《中国银圆及银两币目录》。次年春拍,1908年吉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估价15万至20万元,品相罕见,拍至88万元;同年秋拍,张璜旧藏的1900年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拍出168万元。2010年秋拍,光绪三十四年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估价12万至18万元,拍至91.84万元,同场中被NGC评为MS64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以47.04万元拍出;今年春拍1905年新疆省造饷银一两银币估价1万至1.5万元,结果拍至89.7万元。以北京诚轩为例,2005年秋拍,1896年南京造币厂委托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模的“老江南”江南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银币样币全套五枚估价28万至38万元,拍到了85.8万元,这种套币当年铸有十套,所知成套者仅三套;次年春拍,同为伯明翰造币厂试铸的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试铸样币拍至236.5万元;2007年秋拍,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估价180万至260万元,拍至436.8万元。同场随后上拍的1910年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拍至319.2万元。尽管清代银币的价格连年高涨,行家仍然看好这一版块,原因就在于收藏者、投资者数量增长迅猛,需求量随之扩大,而银币的存量却呈反比的减少,价格上涨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