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曾于1975年现身伦敦苏富比,这是其40年后首次面市。值得一提的是,这件拍品与2012年以2.786亿元刷新宋瓷拍卖纪录的“北宋汝窑葵花洗”来自同一日本私人收藏家
首先,明确一下“官窑”的概念,所谓的“官窑”,开始并不是一个瓷种专属名词,而只是表明由宫廷管理垄断的瓷窑,这种制度在宋代确立。
早在唐代,也有专为宫廷烧造的瓷器,如现在普遍认为专为唐朝大内烧造的“盈”字款邢窑贡品,还有作为贡品的秘色瓷,但这时这些窑口并末被宫廷垄断,所以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
直到宋朝定鼎后,才出现由宫廷监督并垄断下的瓷窑产品,形成了“官窑”制度。在这种广义的官窑下,后代由宫廷或官府烧造的御贡瓷器,都可以称之为“官窑”。
后来,在宋明文人的笔记中,提到宋代宫廷烧造的瓷器时,皆以“官窑”作为名之,慢慢地在就将两宋时由宫廷监督并垄断的并有一些共同特种的瓷窑品种,定名为“官窑”了,这一名词词也成为了这类宫廷瓷窑烧造瓷器的专有名词。
提起宋代官窑瓷器,常常分做北宋官窑、南宋官窑,其中,北宋官窑又叫做“汴京官窑”,南宋官窑又常被
在预展时,瓶子就成了刘益谦嘴里的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