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科鉴艺术品鉴定中心与香港中大文物鉴定检测机构作合作并引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考古实验室的古陶瓷数据库,该数据库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考古实验室与古陶瓷大省的考古研究机构经过十多年合作,收集了三十余处典型窑址发掘出土的产地和年代地层明确的20000多件古陶瓷残片样品,用中子活化(NAA)有损分析了10000多个样品的微量元素组成,用能量色散X荧光(EDXRF)、同步辐射X荧光(SRXRF)、质子激发X荧光(PIXE)无损分析了近万个样品后建立的具有统计性、代表性的古陶瓷胎、釉、色料中主量和微量成分的标准数据库,是目前国内外按照科学分析要求建立的古陶瓷样品量和数据量最多的数据库。通过科学检测分析和数据比对,实现对古陶瓷的权威科技检测。
什么是科学的古陶瓷仪器检测?
古陶瓷胎、釉和绘制纹饰的色料中化学成分是由主量成分和微量成分构成。古代各窑口一般就近获取瓷土,这些瓷土都携带着产地信息,是进行窑口溯源的科学依据。伴随时代更替,随着烧制技术发展和生产工艺改进,瓷胎、瓷釉和色料中化学组成将相应发生改变,这是识别瓷器年代的科学依据。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36楼3607单元(广州办事处)
联系人:刘主任
联系电话:
联系人:刘主任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