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简要说明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格栅→调节池→污水提升泵→混凝反应池(PAC、PAM加药装置)→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风机曝气)→二沉池→砂滤池→活性炭滤池→清水池→达标排放。
污泥处理工艺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初沉池、二沉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螺杆泵(混凝装置)→板框压滤机→泥饼外运。
涂饰废水中由于固含量很高,主要为1nm-100um的部分浊液和胶体,添加高电荷的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高价阳离子的聚丙烯酰胺PAM)进行混凝沉淀,可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大大降低。广西广东福建一体化皮革废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及简要说明——由春雷环境采编。
根据进水水质的BOD /COD<0.3,判断说明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另外,根据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评价法,因涂饰剂主要为酯类等有机物,故判断该废水还是可以选择工艺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好氧生物处理法。通过水解酸化工艺,使废水中难降解的COD经厌氧处理后,转化为容易生物降解的COD,使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并可降低有机负荷,使出水达到好氧处理可接受的浓度,再进行好氧处理,随后进行固液分离后排放。
经过二次的混凝沉淀后,废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的含量进一步降低,再经过砂滤池的过滤与活性炭滤池的吸附作用,出水COD值可以接近30mg/L。
五、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各单元的主要作用
该工艺主要由物化预处理系统(包括格栅、调节池、混凝反应池、初次沉淀池)、两级生化系统(包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系统(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机)组成。各单元主要作用为:
1.调节池: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使其充分地匀质,并初步降解有机物。
2.污水提升泵:将废水提升至后续反应构筑物。
3.混凝反应池:通过加入碱液、絮凝剂PAC和PAM,调节pH值,并经过混凝反应形成大颗粒、易沉降矾花。
4.初沉池:利用重力分离原理,通过沉淀去除废水中大颗粒矾花,能适当减轻后续处理有机负荷。
5.水解酸化池:即在大量水解细菌、产酸菌作用下将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减轻后续好氧过程的负荷和提高处理效果。
6.接触氧化池:废水经水解酸化系统进入接触氧化池时水质、水量都较稳定,可生化性好,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菌群较稳定的优势,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的降解。
7.二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该池进行固液分离后,上清液达标排放。
8.石英砂过滤池: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并对水中的胶体、铁、有机物、农药、锰、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作用;过滤精度在0.005-0.01m之间,可有效去除胶体微粒及高分子有机物。
9.活性炭过滤池:活性炭过滤既有过滤效果,又有吸附效果,可大大提高产水净化程度,对水体中异味、有机物、胶体、铁等杂质去除效果显著。
10.污泥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将各构筑物中形成的高含固液体进行进一步浓缩,经污泥泵打入板框压滤机压缩,滤饼外运。
本文由皮革废水处理设备——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