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陶器

中大科鉴 鉴定检测手段是否“绝不可取”

  • 发布时间:2015-05-23 12:04:19,加入时间:2014年08月08日(距今3937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北路中信广场233号36楼3607
  • 公司:广州安帝克顶级高端会所交易中心,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刘主任,手机:13922298473 QQ:106732638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眼学鉴定所存在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所以这时若用科技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则可以弥补传统鉴定的不足。用于鉴定古玩文物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碳十四断代技术、热释光断代、古地磁学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铀系同位素断代、钾氢断代、裂变经迹断代、氨基酸消旋断代。碳十四断代技术在考古发掘中被广泛使用,它通过对含碳的考古样品进行检测,通过对放射性元素碳十四半衰期的计算,可以确定1000——50000万年的考古样品和地质事件的年代。碳十四断代技术为我国的考古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对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年代问题,过去人们估计距今10万年左右,经碳十四测定后判定为距今约2万年。碳十四对我们收藏却作用不大,因为我们收藏的几大项,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多不含碳,书画的纸或绢虽然含碳,但一般年代不久远,而碳十四对年代在1000——2000年的器物检测误差太大,只适宜检测年代久远的文物,退一步说,即使检测出纸或绢的年代,也无法检测出书画创作的年代。


  热释光断代技术。是物质的热致或光致发光体在射线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俘获电子,并将部分能量储存起来,当受热摄氏100——500度,这些俘获电子会因热震动而运动,并将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由于样品所积累的能量与年代是成正比的,因此可以利用热释光技术进行断代。这种断代技术一般用于古文物的鉴别,可以运用于鉴定陶瓷、燧石和其他烧结材料的年代。

  热释光断代技术对年代的判断一般误差不超过50年。热释光断代是一种绝对断代技术,它不需要利用已知年代的标准样品进行对比校正,而且确定的范围宽,只要样品符合测定要求,50——50万年之间的样品都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判断。热释光技术也有缺点,一是它必须采样,要检测一件完整的瓷器,就必须在瓷器的胎体上打一个小小的洞,这样就破坏了文物的完整性,特别对一些珍贵文物,用这种方法显然不妥;二是热释光的准确度还取决于样品的埋藏条件和土壤的水含量,如某一个遗址一旦挖掘完毕,就不可能再采集适用于热释光断代的样品了;三是由第二个缺点带来了第三个不足,热释光对付反检测的能力比较差,如果所检测的陶瓷被日光长期照晒或经X光照射,就会大大影响检测结果。

  说一个笑话,某国海关查获了几件走私文物,看样子是中国的唐三彩,于是进行热释光检测,结果测出三件的年代分别为500年、1000年、3000年,于是经手海关官员给上级报告,三件都是文物,一件是清三彩,一件是宋三彩,一件是商三彩。其实,三件都是九十年代的河南农民在自留山上土法上马烧出来,又用X光照射,由于照射时间没有掌握好,而造成的。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36楼3607单元(广州办事处)
联系人:刘主任 
电子邮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