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田黄石的鉴定与造假方法

  • 发布时间:2015-05-31 14:59:20,加入时间:2015年03月28日(距今3687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越秀区广州大道中599号车天车地6楼610室
  • 公司:广州国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付经理,手机:13265924005 QQ:3020084540
田黄是石中之王,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追捧,而“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三两金”等民间说法也使田黄的尊贵地位得到凸显,甚至让田黄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如今优质田黄早已以克论价,而一些料好、雕工出色的名家名作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然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价格的逐年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田黄仿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藏的信心。田黄的造假方式越来越多,如何使其现出“原形”成为考验收藏者眼力的难题。
 
  冒充法
 
  该方法由来已久,主要用产于寿山一带的其他石种冒充田黄。这些石种的外观类似田黄,但其本身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如鹿目格无“萝卜丝纹”而有“鸽眼砂”,溪蛋无“萝卜丝纹”和红格,牛蛋黄无“萝卜丝纹”且密度大。
 
  拼接法
 
  拼接法指将许多小块田黄(小于30g)拼接为大块田黄,并在拼接处以工艺手段掩盖其痕迹。这种拼接田黄的鉴别方法是:一是寻找接合缝。接合缝一般用胶黏合,放大观察可看到胶的存在,或用热针试之会冒白烟;二是内部的格纹特征。在强透射光下,可发现其内部的不同部分,红格和“萝卜丝纹”的形态不同,粗细与色调相差很大,还有突然断开、不连续等现象。
 
  塑料仿制法
 
  此法主要是用半透明的浅黄色塑料冒充田黄,其鉴别方法为:一是外貌特征。颜色与质地较均匀,内外一致,无石皮;二是内部特征。在强照射光下内部干净、均一,无红格、“萝卜丝纹”和杂质;三是触感法。将其贴于面部有温感,天然田黄则为凉感;四是手掂法。因塑料的密度远低于田黄,手掂轻;五是刀刮法。用刀刮之,呈片状,而田黄则呈粉未状:六是热针试验。用热针触之,冒白烟,散发塑料味。
 
  山石仿制法
 
  山石仿制法指利用各种蚀变型黏土类岩石依照田黄的颜色、石形、石皮等特征进行仿制。目前,这类田黄仿制品在市场上数量,由于其外观与田黄十分相似,其欺骗性也,使不少人上当受骗,鉴别时需结合仪器与感官分析。鉴别方法为:一是测量石质。运用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石质进行测试,以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以及样品的密度。二是观察石形。山石仿造的田黄砾石形态通常为单调的浑圆状,表面光溜,缺少天然田黄表面的大小不规则状凹坑与沟槽。三是观察石皮。仿制的石皮质地较干涩,皮色较鲜艳、均一,不自然;而天然石皮质地较细滑,色泽较柔和,颜色不十分均匀,非常自然。四是观察石色。经染色处理的田黄仿制品总体上颜色较均一,有些过于鲜艳,有些过于色浓,不够柔和。
 
  田黄是地球上的一朵奇葩,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真正认识的一种天然的生化宝石。田黄在地下松软润澈的环境中,在泥土的水分中,在分子作用下聚集形成一种饱含油脂的金色浆脂团,同时不断吸附泥土水分中的油脂,又不断分析出油脂中微量的矿物质,再经溶解转化,矿物分子不断聚合形成微小颗粒的结晶过程。通过分子作用,白色的矿物颗粒较大而有棱角地呈不规则排列,随着浆脂超过它的溶解度,矿物颗粒便不断聚集挤压形成有规则排列的结晶小颗粒,它们相互粘连地形成一个整体。田黄的生长过程是不断的吸附水中油脂,再将油脂中的矿物质溶解分析,由分子聚集,从无序到有序不断的结晶过程。用眼睛仔细观察就可看出田黄的上部分要“嫩”些,下部分要“老"些。在显微镜下观看田黄下部切割面,白色的矿物颗粒紧密排列,上下左右紧密粘连,层层叠叠的晶莹膏润,非常迷人。田黄生长的过程与蜂蜜结晶的过程有许多相似,但田黄生长的时间却是相当的缓慢。一颗成熟肥美的田黄生成时间需要两千万年,是地球上早期的一种生命形式。
 
  真田黄就如凝固了的蜂蜜,浆脂饱满油性十足,是泥土的精华。是极稀有和尊贵的。乾隆皇帝把它视为“独尊”的至上品。三连章中一枚刻的是“乾隆宸翰”,(宸翰,指北斗七星最前端领头的那一颗)也视为帝王的墨宝,显示了帝王独尊的至高无上。而第二方章的“惟精惟一”阐释了治国要居安思危的执政理念,同时也表明田黄本身是大地至精唯一的精华。只有至上有德的帝王才配拥有。而椭圆形刻的“乐天”侧有天授神权知命乐天的自然之道。这是典型的帝王心态。田黄是土地的精华,拥有了田黄就象征拥有天下拥有江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在帝王心中就是天下就是一切。在乾隆皇帝上千方的玉玺中,对田黄三连章唯独钟爱,并传于后代帝王代代珍视,可见真田黄是何等的尊贵。所以在整个清王室的各个帝王都对田黄三连章倍加珍爱,也作为帝王象征的秘笈代代相传,难怪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时将田黄三连章藏在衣服里随身携带了。真田黄的历史意义:
 
  乾隆皇帝如此珍视田黄,其它皇族成员和王公大臣当然也会跟随效仿,于是四处搜集像田黄样的各种软黄石雕刻成章,争相仿效地成为社会风气蔓延至今,结果是真田黄被淹没在假田黄的谎言中,真田黄无人认识,像田黄样的软黄石大行其道的广开财路,并形成各种评判标准延续下来,各种争论也不一而足的似是而非。当然,在像田黄的软黄石中也有品质非常好的,如台北故宫收藏的“初读-----九读”兽纽软黄石印章就是优质软黄石的代表。总之,田黄是一种天然生化宝石,软黄石是一种像田黄的石头,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据传宋代的一个皇后,一天盘起高发髻,非常好看。宫廷里的其它妇女也跟随效仿并蔓延到社会上流行开来,其发髻越做越高,甚至超过三尺之多。后来有人考证,皇后盘的发髻高度也就几寸。这类事列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广州文物古玩古董鉴定交易中心     专业从事古玩鉴定收藏、古董拍卖投资。著名专家权威鉴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如您有藏品需要出售或鉴定,可致电132 6592 4005   吴先生。或将图片发于本人邮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