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是铸币,贝币,银元等等的总称,钱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中华文明开始时,就伴随这商业贸易产生了可流通的货币,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中国古人的智慧也体现在这一枚小小的钱币上面。自20世纪起,人们就有意去收藏钱币,了解背后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还有它巨大的经济价值。盛世兴收藏,如今,钱币在拍卖市场上崭露头角,高歌猛进,珍稀的古钱币价值不菲,下面来盘点下,哪几种钱币最值钱,还有在拍卖场上最值钱的钱币有哪些。
大清铜币的成交记录
1906年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二文一枚:280万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一枚180万
907年丁未大清铜币二十文一枚:350万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12枚:518万
宣统年造己酉大清铜币十文一枚:280万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五厘试铸样币一枚:251万
宣统三年造大清铜币二文样币一枚:90万
1907年丁未大清铜币十文一枚:280万
大清铜币出手 鉴定真假 估价 港拍 可联系本人
联系:(徐女士)
QQ:
QQ邮箱
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别铸造了多种背龙图案的当十铜圆,尤其是在“光绪元宝”当十铜圆中,这种现象相当突出。如湖北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圆,即有大蟠龙、小蟠龙、特大龙、水龙、坐龙、珠圈水龙、珠圈坐龙等多种背龙图案。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为整顿圜法,下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由中央统一颁发祖模。
“大清铜币”的背龙图案相对比较统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区别。如“鄂”铭“大清铜币”当十铜圆,则有“部颁大清龙”与“湖北大清龙”之分;“湘”铭“大清铜币”,也有“部颁大清龙”、“乙字龙”、“驼背龙”、“扫帚龙”之分。
据《中国钱币史略》记载:宣统二年(1910年)9月,度支部奏定“币制题例”,废两改元,确定货币单位名称为“元”,以钱为本位,一元为主币,重库单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伍分,一角三种银币,五分银币及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宣统三年,天津度支部选币总厂开铸二分、一分、五厘、一厘新式铜币,与此同时还铸有计值文字,分别为: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新式铜元,其铸成后适逢辛亥革命,清王朝灭亡,所以均末及发行。此类试样币此类试样币设计新颖,图案精美,存世者稀少罕见。其中白铜者最为稀少,特别珍贵。钱币大师马定祥先生曾藏有白铜试样两枚,其中一枚二十文已在2008年春拍中896000元成交;此次上拍的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白铜试样币为其另一枚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