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山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和玉器,玉龙即为其中一种。之所以称为“一种”而非“一个”,是因为先后发现了很多玉龙,有些是文物部门收购的,有些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也有些是来路不明的——在文物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现代人仿制的古代玉龙,并且真伪难辩,使得玉龙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大大下跌;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古代红山人制作玉龙的技艺之高超。现在,见诸报道的玉龙主要有:发现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地拉村的“中华第一龙”(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及在辽宁建平县、凌源县牛河梁、内蒙古赤峰、辽西地区和辽宁丹东后洼文化遗址等地发现的多个“玉猪龙”(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右旗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等多处)。这些玉龙都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的代表作品。在参观历史博物馆和在网络上搜索玉龙的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对玉龙的发掘地的描述,各种报道不一。以“中华第一龙”为例,有说是昭乌达盟,有说是赤峰市,有说是在辽宁境内,又有说是在内蒙古境内,这种报道上的变化莫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认知的混乱,也不利于这一珍贵文物保值和对外“统一口径”的报道。其实,这种情况是因为现内蒙古赤峰市的辖区和建制的沿革造成的。1955 年12 月热河省撤消,将赤峰县、宁城县、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划归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北部五个旗县合并为昭乌达盟。1969 年,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 年,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3 年10 月10 日,撤盟建市,现实行市管县体制。——知道这一历史渊源,就不会再迷惑于有关报道了。玉龙具有多重不同的身份,从而也为我们欣赏带来的多种不同的角度。首先,它是一个雕塑,所以我们可以从雕塑的美学角度来欣赏;其次,它是一件玉器,那么,玉学的评价和欣赏标准又可以适用于它;同时,它还是一条“龙”,那么,我们就不能回避其作为龙的文化内涵;再者,它也是一件重要的文物,那么,它的身后,就自然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又因为其年代久远,那么对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也具有相当的价值。本文将按照由外到内,由形到神的顺序来对其进行欣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