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应如何保养电动车的电池不宜频繁地给电池充电,因为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数次是一定的,一般在300次左右,频繁给电池充电会加重电池正极板上地活性物质软化脱落,还会导致板栅腐蚀加快。因此,带电池电量消耗到70%~80%时,再给予充电,对电池地使用寿命有利:
1、车子行驶过程中,不宜频繁地启动、刹车,因为此时耗用电流大,对电池不利。
2、遇到较陡地上坡或路面条件较差时,下车推行(可带动力),减少电池大电流放电,容易损伤电池。
3、经常注意电池的蓄电情况,如有亏电现象,要及时给予充电,以防硫化;
4、充电时要充至绿灯亮为止,不宜中途停充再行驶,这样极易产生硫化;
5、车子长时间不用时,应充饱放置,每月还要给电池补充电一次,以放硫化。
另外充电器的质量好坏对电池寿命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下面的说明你供你参考。
好的充电器为什么能延长电池寿命?
对于骑行电动车的朋友,特别像配置大马力电机的朋友,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就要更换电池,如何让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以延长更换电池的周期是每个购车的朋友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要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除了与骑行习惯、电池品质有关外,关系更为密切是充电器的质量的好坏。一方面,电池虽然原理简单,但有自己的充放电工作特性(每次的充放电过程都发生着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只有符合这种充电特性、且具备脉冲修复功能的充电器才能真正意义上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充电器几乎天天和电池充电相伴,不符合电池充电特性的充电器,就等于电池的“枕边杀手”、“慢性毒药”,过充或欠充将长期“毒害”电池,时间长了极易出现失水、鼓包变形等系列影响电池正常使用寿命的问题,这就是业界常说的“电池不是被用坏,是被充坏的”的说法。
以下是电池在充放电及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容量衰减的几个方面因素:
1.在电池使用及充放电过程中,会出现“硫化”现象影响电池容量。
注:硫化亦即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极板会逐渐被坚硬的硫酸铅结晶覆盖,导致活性极板面积逐步减少及酸液浓度降低而使得电池容量下降。
2.冬夏季电池充电电压不同,如无合适的能随环境变压调整的充电器,将使得夏季电池过充引起电池失水最终导致电池鼓包、变形,或者冬季欠充出现行驶里程下降。
注:电池充电电压和环境温度成反比关系。
3.由于使用及电池出厂配伍误差等多种因素,串连电池间将出现电压不均衡,电池容量将受制于电压的那个电池。
注:因为电池多由3~4个12V的电池串连而成,使用中由于电池出厂配伍误差等多种因素,将使得电池中出现电压不一致,而传统的串连恒压或恒流充电方式,无法解决电池间电压不均衡的问题,最终电池容量将受制于电压较低的那个电池的影响,其他较高容量电池的电量将无法获得释放。
蓄电池作为动力源,一般要求有较高的电压和电流,所以需要将若干个单体电池通过串联、并联与复联(串联和并联混合应用即混联)的方式组合成电池组使用。串联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电压。并联的目的是增加电池容量。电池组中对单体电池性能有严格的要求,在同一组电池中必须选择同一系列、同一规格、性能尽可能一致的单体电池。目前,影响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续驶里程短。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其中电池的容量、电池箱串联电池个数、电池箱并联电池组数等较为重要。电池组的选择与设计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首先,对母料的来源、纯度、成分、配比、保存条件、隔膜质量的严格监控与检验,是保证电池单元一致性的第一道关卡。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等的原料尤为重要。
其次,要严格控制电池单元制造过程。如电池涂敷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浆料涂覆均匀性及厚度均需自动化监控设备及时调整,以保证涂敷均匀。固态工艺,液态(润湿)工艺,熔铸工艺,控制纳米级颗粒的纯度、大小和晶体形态,溶剂的选择,添加反应剂的秘类,配料及保证配料均匀,过程产物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低成本)等,每一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都非常关键。任何一步的过程参数和反应条件出现微小偏差,都会直接影响成品的一致性,导致合格率无法达到量产的水平,从而影响电池单元的商业化生产。故此,大型专用精密生产线是保证工艺稳定性的必要条件。
2.动态平衡与系统联动
对于已经用串联原理组装而成的电池组,仍可以用动态均衡原理改善其一致性:对于电池组内的每个单体电池,其电压、内阻和荷电状态(SOC)等参数都是可以随时监控的。这些信息如果可以及时有效地反映给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管理系统按各个电池的实际状况,控制其充放电状态和流量,以及相应的冷却散热调节,保证电池单元在最适宜的状态下工作,自然也就可以限度地保护电池单元,延长其寿命,确保整个电池组在使用中的一致性。
3.电池一致性补偿
充电设计有旁路分流电路,以保证每个单体都可以充满电,这样可以减缓电池老化的进度,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电池之间有差异时,有一定措施进行补偿,保证电池组表现能力更强。
4.电池箱串联个数
增加每个电池箱串联电池的个数,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明显增加。这主要是:一方面由于增加了电动汽车电池的数量,可以增加电池组的总能量储备;另一方面由于电池组的电压增高,在电池放电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减小了电池的放电电流,可以增加电池组的有效容量。电池箱电池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整个电池组的电压,电动汽车的动力性会得到提高。
5.电池箱并联组数
在保持电池组总电压的情况下,增加并联电池箱的数量可显著增加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这主要是:一方面增加了电池的数量,可增加电池组的总能量储备;另一方面由于并联支路的增加,在各并联支路电池箱不超过额定放电电流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电池组的放电电流,从而增加电池组的额定容量。增加电池箱并联数量,可提高电池组的放电功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会显著提高。
6.电池组的热管理
在电动汽车上由众多的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合成电池组,以达到所需要的容量和电压要求,并以某种方式安装在电池箱中。要使电池组发挥良好的性能、确保安全使用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电池的工作温度需要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就是为确保各电池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它包括电池箱、风机、传热介质及其监控设备等部件。
由于动力电池组的各个电池组通常布置在汽车底盘的不同位置,各处的散热条件和环境不同;即便在同一电池箱中,处在中间位置的电池也更容易积累热量,而在四周的电池散热条件就要好些;并且各个电池单体由于本身内阻的差异也会引起在工作中发热量的不一致性。电池组内各单体或模块之间的温度不一致就会加剧电池内阻和容量的不一致性,进而影响电池组的充、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热管理系统通常具有五项主要功能:对电池温度的准确检测和控制;电池组温度过高时能有效散热和通风;在低温条件下能快速加热,使电池组工作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使电池组温度均匀分布,以保证所有电池单体温度有较好的一致性;产生有害气体时能有效通风。有些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可采集其热量用于汽车空调取暖系统和风窗玻璃的除霜等,使热量得到充分应用与管理。
7.电池组的安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