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就是误:不正确,不对,与实际不符(错误),正确之否定者 。
版:上面有文字或者图形,用木板或者金属等制成供印刷(铸造)用的东西(母本、底版、摸具)。
错版相对正版而言。而版又有版别之分,版(别)一词源于唐宋翻沙铸钱法。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明代铸钱法,其工艺过程:木框中填土炭末,排放锡母钱,底面两框为一套。每套一次所铸钱,称为一版。古代古钱币凡是形制和钱文极为相似者称为一种版别。版别主要由铸钱工艺条件形成,习惯上把数量大、常见、差别大的叫大版别;反之叫小版别。错版由于设计、制作的错误形成。
错版币跟错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两者容易混淆,两者交叉使用,给人一种找不着北的、尴尬的、混沌的、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因此,应当加以甄别,以防误入歧途。
错版币,是指钱模、版本文字、图案等设计、制作有本质性错误、或者有缺陷,而用这种模直接投产而进入流通领域的成品币,(或者还未发行)留存于世的成品币。
币与错误的底版互为参照物如果错误相同就可断为错版,用错版制造出的不对版币(错上加错)也是错版币。
(图一) 设计有问题。如:广东省光绪元宝七二番版(龙洋)。公元1889年广东省开铸的以七钱二分为率之第二套银币,是币铸就后,遭到清朝遗老们发难、引起部分清廷大臣之非议。认为“仍置洋文于面,体制未合”;敕意亦然,逐易模改铸。湖北省造本省光绪元宝1894年初铸,币背复加“本省”二字,试铸后终觉有画蛇添足之嫌,即行销毁。这类错版币存世者绝少,价值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