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器在广州市场好卖吗?

  • 发布时间:2015-06-13 09:51:50,加入时间:2014年02月25日(距今4105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
  • 公司:广州御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许晨曦,手机:15218884377 QQ:2522693250

明代玉器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俗称的“明大粗”。这个明大粗,并非指粗糙,而是指率性的工艺、不重细节的加工。通常认为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的特点,造型粗犷,多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胎体较厚,镂雕用法广泛,平面雕两层花,俗称“花上压花”。装饰线条刚劲利落,棱角分明,不拘小节。

  明代玉器工艺的发展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

  明早期:明初玉器出土和传世的均有佳作,风格继承元代,严谨而精美。上世纪70年代初,山东邹城朱檀墓(1389)出土了冕饰、玉带、玉佩、玉圭、玉砚、玉笔架、玉杯等玉器,表现了明宗室亲王生前和殉葬用玉的状况。这类玉器所采用的玉材光泽较强,碾工遒劲,磨工精润,不重细部,明显保存着元代玉器的遗风。严格地说,明初玉器无自己的风格,许多出土物玉带板应归入元代范畴,或原本就是元代遗留的玉器。

  明中期:明朝中期玉器趋向简略,承袭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兴盛,出现了具有文人色彩的玉器,如青玉松荫策杖斗杯等。明中期加工与集散多集中在南京、上海、江西等。

  明晚期:晚明前城市经济繁荣,民间富裕,玉器产量增加。当时苏州制玉业代表着全国玉器工艺的发展趋势,著名玉工陆子刚就出自苏州。当时古玉已成为古董(或称古玩),是高价的特殊商品。商人为了获取高利,便用劣质玉、掺色玉等廉价玉材制造了大批假古董。同时玉器数量激增,艺术粗犷,精工较少,有的多与金银宝石镶嵌工艺结合。晚明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风行,这种“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案,其功能首先是祈福,其次是工艺。

本人专业从事古玩鉴定收藏、古董拍卖投资。著名专家鉴定、权威为您提供优质服务,您有需要随时联系本人!

现面向全国征集:

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杂项:青铜器,金银铜器,紫砂壶,文房四宝,木牙雕,章石,古钱币等

联系人许晨曦  电话:       Q Q 

xu

征集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汇美大厦27楼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