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镜鉴定学角度,铜镜本身的断代、分期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研究。只有逐渐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形成标准尺度,从而统一铜镜学术界的共同认识。随着考古铜镜的大量出土,特别部分带有纪年铜镜的发现,为断代提供了标准器,使得铜镜时代划分逐渐明析,为收藏和民间爱好者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春秋战国、汉代、唐代三个铜镜铸造工艺及技术的高峰期,而汉代青铜镜的历史则更是源远流长,对后世铜镜的铸造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汉代在经济高度繁荣,政治集中统一的情况下,继承了战国时期的工艺,制镜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汉镜有以下几个特点:版式层出不穷;开启了铭文铜镜的先河;大量采用高浮雕的铸造技术。笔者就汉代铜镜进行了梳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镜式,按流行阶段进行了划分。
西汉时期,一改战国时期铜镜纹饰的繁缛和镜体的单薄,镜式逐渐简洁、厚重,钮多作半球形、连峰形。图案布局和纹路也有新的变化,出现了以乳钉为基点的布局方法,主纹突出,地纹逐渐消失。主题纹饰素朴,图案结构简单,改变战国时期严谨的细密风格。西汉流行的铜镜主要有草叶纹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四乳禽兽镜。
东汉时期铜镜的主要类型有连弧纹镜、变形四叶纹镜、神兽镜、画像镜。连弧纹镜,一般为柿蒂形钮座,间饰以“长宜子孙”铭文,以内向连弧纹为主要装饰。此期铜镜,较之前代已有发展,其镜面微凸,增大照射面积,较为科学;纹饰多柿蒂,钮较大,其连弧纹多在内区,创浮雕式作法,纹饰突出,种类增多,铭文多为吉祥字语。变形四叶纹镜,钮座外有4片呈蝙蝠形的叶纹,四叶内有“君宜高官”、“位至三公”等铭文,流行于东汉晚期。神兽镜,一般多有铭文,并用浮雕手法表现出龙、虎、神仙等题材,因而使铜镜纹样装饰进入一个新阶段,此类镜主要流行于东汉晚期的南方地区。画像镜,其装饰多为浮雕的人物、车马、歌舞、龙虎、瑞兽等题材,流行于东汉中晚期。另外还有方铭镜、透光镜等。特别是透光镜的出现,给汉镜带来了靓点。所谓透光镜又称魔镜,是指将镜面对着日光或其他光源时,其反射的光斑能映现出镜背纹饰或铭文字样。20世纪安徽省潜山县出土了一面透光镜,该镜和日光镜镜式相同,并铸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这面铜镜经测试仍然出现背面的纹饰和铭文。
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
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
媒体宣传与网络展拍结合,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现面向全国征集:
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杂项:青铜器,金银铜器,紫砂壶,文房四宝,木牙雕,章石,古钱币等
咨询:许晨曦
电话:152 1888 4377
Q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