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特别是在金属工艺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在明代与景泰蓝和明式家具是突出的三种工艺品,其中以宣德炉尤为珍贵,价值连城。
据言,宣德炉由栗子皮色、茄皮色、棠梨皮色、褐色和藏金紫色,而以藏金紫色最为名贵,宣德炉皆为铜制,并所著款为“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四种款,皆“德”字少一横,并无论何色者,皆在主色中内含多色,有多色斑并流光四溢。
宣德炉表面特别光滑,而且出现一些自然的斑纹,宝光内敛,外溢珠光宝气,抚之有玉、油、润、腻、石蜡等缠手之感,由于是泰国进口的优质铜,又经十余次炼制,因而极为精良,所以掂之极沉。观其足跟,金的比例相当之高,由于宣德炉内含金银等三十余种名贵元素,因而出炉时为何种色(只要不入土,人为破坏表面)其色种百年不变,只应在原色种的基础上微加深,珠光宝气之韵永存。由于宣德炉内的多元素,我们假定,有玉粉一说,于是懂玉的人皆知,玉在一年四季之中润泽表现是不一致的,如盛夏发汗缠手、冬则如化石粉滑腻,于是这种现象,当在真迹宣德炉上便会展示出来,而能够在铜器上有玉德感觉,只有宣德炉才有。
宣德炉但是就名贵至极,据传宫廷着火,大部已毁,因而传世极少,这是这种缘故,纵然民间尚有一二,也极难被确认。笔者一生曾见过一二,一是从日本回购,但包浆却被当时的日本人清除干净,整个如同金炉,金光闪闪,但抚之有与之感,油润滑腻..另一炉,出自庙中,整个炉全被香灰焦油包严,但足跟金光四溢(二炉皆六字款)。
笔者认为,宣德炉民间尚有之,而认定它的最主要点应是:
一、内必含金;
二、必宝光内敛并五彩之光四溢;
三、手头沉重并抚之润、腻、油 夏缠手冬光滑等;
四、击打发出沉闷金属声;
五、炉色多样百年不变;
中大科鉴 文物鉴定科学分析,必然需要庞大的数据进行科学体系的比对、使得科技鉴定更有科学性,更有准确性。利用自然科学方法对文物本质进行研究,主要特点是香港中大文物鉴定检测机构通过科学实验从事传统材料、工艺、数据比对等技术的研究。目前,香港中大文物鉴定检测机构,运用科技手段鉴定古文物的方法主要有10种:
1、原子发射光谱仪(AES)
2、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3、X荧光光谱仪(XRF)
4、电子探针(EPMA)
5、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
6、中子活化分析(INAA
7、1X射线衍射谱仪(XRD)
8、红外吸收光谱仪(IRAS)
9、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10、激光拉曼光谱仪
武汉中大科鉴定文物鉴定检测分析所用的科技手段主要有:碳14测定、热释光测定、X射线荧光能谱分析、微观物理痕迹分析等科技手段来鉴定古陶瓷。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36楼3607单元(广州办事处)
联系人:刘主任
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