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三国铜镜真假

  • 发布时间:2015-06-17 10:05:21,加入时间:2014年02月25日(距今4104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
  • 公司:广州御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许晨曦,手机:15218884377 QQ:252269325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均为圆形,镜正面明显外凸,呈弧形,背面内凹。胎质较汉镜要轻薄,镜体也大为减小。南朝还出现了小型镜,如湖南长沙梁、陈墓中发现的小铜镜一般直径5厘米左右。而江西赣县南齐建武四年(479年)墓中发现的铜镜直径仅3.2厘米。
  此时的镜钮仍突出,在镜背面占有很大空间,特点是钮矮扁,顶部近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的钮座,非常单一,均为圆形。
  镜缘的特点,是边沿多呈斜坡形,幅度比汉镜要大。


  纹饰风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纹饰主要沿用汉镜的风格,但也有所创新。如北方曹魏和西晋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位至三公镜”,采用二分法变形龙纹,二分间竖铸四个铭文“位至三公”,别具一格。南方吴国流行的一种夔凤纹镜,纹饰纤细、复杂,凤鸟的形象刻划得特别生动。由于受佛教传播的影响,此时铜镜纹饰中还流行一种佛像图纹,佛像头后一般均有背光。
  东晋以后,铜镜纹饰变化较大。北方,汉镜之风消逝。纹饰中增加了许多零碎草花和动物纹样,显得琐碎。而南方,东汉时期开始流行的神兽镜和画像镜,这时纹饰已不遵守其原有的格式,变得简陋、粗糙。神兽镜中常见的“半圆方枚带”有时简化为一周联珠纹或篦纹,内区的神人身躯瘦长,神兽形态较小,且往往不甚清晰。最值得注意的是,从神兽镜中演变出的“四乳四神镜”、“五乳五神镜”、“八乳八神镜”的外区花纹和“半圆方枚带”仍然保留,但内区的兽形消失,而为圆形的乳状突出所代替。画像镜到了东晋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汉制作精良、图纹繁缛的“人物画像镜”消失了,代之的是只有两组神像和两个兽形。吴国流行的花纹纤细、复杂的夔凤纹镜已罕见,这时简化为“四叶单凤纹镜”,“方格规矩纹镜”变为“方格八凤纹镜”。
 
 

本人专业从事古玩鉴定收藏、古董拍卖投资。著名专家鉴定、权威为您提供优质服务,您有需要随时联系本人!

现面向全国征集:

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杂项:青铜器,金银铜器,紫砂壶,文房四宝,木牙雕,章石,古钱币等

联系人许晨曦  电话:       Q Q 

xu

征集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汇美大厦27楼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