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特色:香港跨国展览有限公司公司除以拍卖形式帮助藏家达成交易外,展厅销售也占有很大比例。公司拥有自己的精品展厅,凡高档藏品都可展出,以此吸引更多买家欣赏和购买
王明明谈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和西方油画,它需要很多人文修养。”多年专注于中国画创作的王明明委员如是说,要成为国画大家,往往需要一辈子的功夫,是一辈子的修养慢慢养出来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往往比爆发出的感觉更难获得。 西方绘画观念和技法进入,对中国画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强调了西方的造型和西方的技法,往往就忽视了中国画的特有的观察方法和写生方法。王明明委员对记者说,很多创作者更重视展览会上夺人耳目的大的效果,但把中国的透视、中国的笔墨,很多中国的特有的元素忽略掉了。
王明明天生聪慧,其父亲王念堂是著名的书法家,从他幼年起就对他进行严格的家教,开启他痴迷书画艺术的心扉。王明明一家七八口人曾挤在椿树胡同两间简陋的平房中,一张简朴的书桌,一叠半旧的宣纸,相伴他开始最初的“笔耕”。墨竹、白梅、苍松,鸳鸯、仙鹤、飞鸟,玉簪、水仙仙人掌……幼小的王明明整天在宣纸上皴、擦、点、染,陶醉于丰富多彩的笔下水墨世界。
王明明字画成交价格
作品名称 估价 成交价格 时间
王明明“少年得志”以儿童画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而作为'神童'画家,在成年后亦享有大名者,青年得到吴作人、李苦禅、蒋兆和、刘凌苍、卢沉、周思聪等诸名家的指授,实在难得。其画较早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随之又及时地附加了许多职务和待遇。
尽管他很著名,但是他不张扬,又是那么谦逊过人,所以他能不断地进步。他有很好的人缘,所以朋友也多。如果以传统的论画准则来看王明明的画,应属于'能品'加'逸品'。传统的文人画鄙薄'能品';,而把'逸品'看成神明,以为是生而知之。能而不匠,能而不俗;能而雅,能而逸。
拍卖记录显示,王明明作品从2001年进入拍卖市场,当年只有三件作品上拍,价格在5379元-平方尺左右。直到2005年,其拍卖指数达到一个高峰,作品上拍数量高达近百,成交率均在90%以上。2005年秋拍,作品《唐人诗意图》(册页,十二开)在北京荣宝以67万成交,当时拍卖指数显示王明明作品均价已达28793元-平方尺。在2006年秋,其上拍数量达130件,总成交额达1900多万元。
=================24热线热线================
作品风格
王明明近十几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作品题材广泛,创作有感而发。他力求通透传统,强调意趣,以文人画恬淡美与现代意识相融,以传统笔墨精神与生活深度相融,别具新风。代表作如《杜甫》、《招魂》、《卖炭翁》、《虔诚的信徒》、《苗乡三月》、《林泉高逸》等作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作品通过泼墨、泼色,工与写、动与静,用点、线、面肆意表现娴精的中国画笔墨,将人们带到梦幻而现实的境地之中。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型画展,引人注目、深得同行们的认同和赞许。王明明曾在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举办个展及讲学,影响颇大。
据悉,王明明的连环画原稿《深山探险》为重彩工笔,共44幅,规格大小不一,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该作品山川风物、人物故事刻画细腻,展示了画家精湛的艺术功力,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此套组图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5月编辑出版,在当时获得广泛好评。
王明明同年6月,在北京保利的拍卖上,其镜心作品《蒲松龄先生讲书图》以1380万的高价成交,再次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2012年春拍数据显示,王明明作品价格已经高达14万元-平方尺。2012年秋拍,整个艺术市场回调,王明明略微回调了17%的个人指数显得相对乐观,而其作品《陆羽松泉品茗图》在嘉德5000多万元成交,名列个人作品价格第三。
在百余年时间里,这些大家作品受到众多藏家喜爱,价格坚挺,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在拍卖场上屡屡拍出令人惊喜的价格,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领头羊,带动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如傅抱石作品一直成为海内外藏家关注的焦点。早在1989年,傅抱石《九张机》拍出了310万港元的高价,此后价格逐年上涨。1994年《煤都壮观》拍出506万;1996年《丽人行》拍出1078万;《雨花台颂》拍出4100万。均为当时中国画的价。他的作品价格一直比较稳定,通常每平方尺数十万元不等。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依然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