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清代帝王都爱玉,尤其是乾隆皇帝,更是爱玉成癖,苏州民间一度称其为“玉痴皇帝”。乾隆皇帝爱玉之甚,还使他在给自己的儿子起名时,也一律是用“玉”字旁的字,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王”字旁。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对玉器的酷爱引发了臣僚们收藏古玉,向上贡献的风气,就是民间的升斗小民,看玉器的眼光也不一样了,玉器的艺术地位在晚清得到大幅提高,与社会上层的追捧不无关系。乾隆玉器中,最著名的当属“大禹治水图玉山”。这件艺术精品光运输材料就耗时10年之久,蓝本乃内府所藏的《大禹治水图》。乾隆帝下令先将玉材发到扬州建隆寺,后又征聘天下巧手名匠去琢磨,后又历时整整十年,最终完成了这件国宝级的巨型玉器奇珍。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上万件清廷遗存古玉器,大多数就是当初乾隆帝所集。当时乾隆习惯于将自己最喜欢的玉器都放置在一个叫做“百什件”的锦盒中。该什锦盒共分九层,每一层上都有若干个抽屉。乾隆钟爱的每一件珍贵玉器在这个盒子里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乾隆不仅欣赏中国玉,对外来的优质玉石也极具好感。当时外邦来朝时就进来了一种“痕都斯坦玉”。痕都斯坦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的东部。该地区盛产玉石。相应的,玉雕工艺也很发达。乾隆皇帝极喜欢痕都斯坦玉,曾作了30首御制诗来形容此种玉器的精美莹润。同时,乾隆还下令在内务府造办处专设一个仿制痕都斯坦玉的作坊。于是就有了后来那只著名的仿痕都斯坦玉的玉碗。该碗质地细密温润,碗壁厚度不足1毫米,重量为45克。碗上有五瓣花及外凸内凹的细瓣蕃莲纹,纹饰在繁复中显出柔媚、精巧。整只碗看上去玲珑剔透,碗壁薄似蛋壳,反映出了清宫玉匠们登峰造极的技术。
本人专业从事古玩鉴定收藏、古董拍卖投资。著名专家鉴定、权威为您提供优质服务,您有需要随时联系本人!
联系人许晨曦 电话: Q Q:
:xu
征集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金穗路3号汇美大厦2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