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早在清代,赏石藏石之风盛行,乾隆帝对奇石、玉石、园林非常崇尚,并雕刻建设了大量汉白玉雕件、汉白玉摆件、汉白玉狮子、汉白玉花几、汉白玉圆桌、汉白玉花台、汉白玉将碗罐等,而近几年来流传下来的汉白玉作品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好,拍卖成交报价屡创新高。特别是近几年伴随着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回归,触发了国人灵敏的神经,藏于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的7根圆明园汉白玉石柱致使国人对汉白玉的极度注重,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花1000万挪威克朗相当于160万美元买7根石柱,此举令人惊叹的同时,也让人又一次看到了汉白玉的价值所在。
━━━━━━━━━━━━━━━━━━━━━━━━━━━━━━
汉白玉精品拍卖如下: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汉 白玉圆雕马 1624万
汉 白玉蒲纹璧 201.6万
汉前 白玉五孔壶 161万
汉 白玉螭龙凤鸟摆件 80万
汉 白玉卧鸟 60万
━━━━━━━━━━━━━━━━━━━━━━━━━━━━━━
纵观近期拍会,以乾隆时期“官玉”为代表的清代白玉产品屡屡高价成交,10月苏富比拍卖会上,清乾隆御用玉碗以1298万港元成交。今年年中,清朝乾隆“九洲清晏印”在国际拍卖会上以138万欧元落槌;去年年底,乾隆帝御宝交龙钮乾隆御笔白玉玺,在苏富比拍卖会以6338万元成交。乾隆年间的白玉何以屡屡拍出高价?
那么,为什么乾隆时期的白玉能卖出高价呢?主要得从历史渊源上分析。收藏业内人士都知道,“乾隆爱白玉,慈禧爱翡翠。”中国的玉石加工工艺行至清代到达了顶峰,而康乾盛世之时,社会富庶安定,财富积累充足,社会上由此掀起了收藏热潮。乾隆皇帝本人酷爱收藏白玉,引导了当时的白玉加工与收藏的热潮,北京城里甚至设立了宫廷玉石加工作坊。新疆和田等玉石矿产区加大了开采力度,而且多为上乘籽料。
清乾隆时代的产品比较容易鉴别。由于清朝距离目前的时间比较近,其反应在白玉文化上的时代特征明显,专家容易鉴别,社会上仿造的假货比较少。市场清明了,顾客放心了,价格自然有序上涨;而其他朝代距离现今较远,白玉鉴别手法不一而足,假货林立,倒了藏家的胃口,遇到真品也会掂量三分。
联系人 :李峰
联系电话:
QQ:
邮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