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澄泥砚拍卖成交率高

  • 发布时间:2015-07-19 13:56:47,加入时间:2015年06月02日(距今3648天)
  • 地址:中国»上海»浦东:上海市杨浦区逸仙路25号 同济晶度大厦15楼
  • 公司:上海石渠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汪经理,手机:18217544207 电话:021-60544508 QQ:2628551945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松花石砚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砚,为沉淀、过滤的细泥加工后烧制而成。澄泥砚起于唐代,兴于宋。澄泥砚产自山西汾河沿岸的绛县,河南的虢州、相州,山东的柘沟镇,河北的滹沱河沿岸等地。澄泥砚质地坚细、耐磨,与石无异,加上取材方便,故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清乾隆皇帝视虢州澄泥砚为国宝,赞其“扶如石、衔如玉、呵可生津”。唐代的澄泥砚现在当然是很难见到了,明人高濂《遵生八笺》中曾著录一方,外作八棱形,墨池为正圆形。其图说云:“此唐之澄泥砚池,以泥水澄莹,烧而为砚,品砚以为第一。因其质细如石,其坚如玉故耳。”又说:“上水池外皆海水波浪,中有跃鲤、奔马二物,刻法精妙,乃痕隐然,真稀世物也。”可见唐代澄泥砚之珍贵。这方砚长18厘米,宽4.5厘米,高4厘米,为澄泥质,稍圆内深陷,砚面深广为淌池,砚尾弧形,砚首比砚尾窄,近砚尾处有二只锥形足;从砚心到砚背均作弧形,线条流畅优美,前端鼓出作地,砚石色黑,石中有纹路,尤其是砚堂砚池的形式与石纹相和谐,砚色天成,浑然一体。这方澄泥砚为一式箕形砚中的经典样式,为唐代文人用砚,器型小巧精致,组成砚形的线条皆为弧形,富有韵律,整体造型简洁大气,令人回味悠长,是不可多得的唐代遗物。

   中国唐朝国际拍卖集团 藏品到代保证拍卖交易请联系:Art manager call: 182 1754 4207

五台山澄泥砚是一种久负盛名的汉族手工艺品。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宋米市在[1] 中曾评为砚

中第一。 本品质坚细腻而轻便,发墨不损害。此产品在1985年荣获山西省第二届工艺品旅游产品博览

会优秀作品奖,1986年获山西省第三工艺品旅游产品博览会铜牌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工艺美术百花奖

优秀产品一等奖。

台砚是五台山砚的简称,亦称段砚,是中国三种名砚之一,与安徽歙州之歙砚、广东肇庆之端砚等誉

。台砚分两大类:石砚和澄泥砚。 石砚系纹石雕成。石色有黑、绿、红、紫四种,黑石如漆,绿石如

叶,红石似火,紫石如肝脏,以黑绿二色居多。砚之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半圆形

、椭圆形、拟兽形、拟物形、花朵形等等。五台山石砚,产于五台山东南方之文山南侧。

特点

澄泥砚,由沉泥烧制而成,与石砚相比较,具有更多的优点。首先,由于澄泥砚的色泽是由烧制时的温

度、时间等诸多因素决定的,所以品种更加丰富,适应人们的不同爱好和不同需要。其次,澄泥砚定形

之后烧制的,可塑性强,所以样式更多,雕刻更细,形态和构图更美。第三,澄泥砚虽系由沉泥烧制,

但同样具有石砚优点:坚而不脆,光而不滑;磨墨既快且细,水墨交融均匀;起笔可以自如,浓淡易于

调和。而夏天触之不太热,冬天触之不太冷的长处,却是石砚所不及的。

该产品共有180余种,其中获奖者已列为国家珍品。清凉石,又名歇龙石,为五台山特产,清凉石

刻砚属砚台中的新秀,具有含津墨,下墨护毫,呵之得水的特点。产品已销往北京,西安,日本,香港

,新加坡,韩国等国内外市场,深受用户信赖。


    唐代已经开采端石

  砚史进入隋唐时期,由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砚有了一定的发展。后世盛传的唐代名砚有端砚、

歙砚与澄泥砚等。

  端石出产于广东肇庆羚羊峡斧柯山端溪水一带,唐代肇庆属端州,故名端砚。唐代的文献已有端砚

记载,文献的创作年代在中唐和晚唐。历年来的考古发掘也表明唐代已经开采端石。这些唐代墓葬都属

晚唐。综合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信端溪石砚是从中唐以后才有规模地开采,晚唐开始流行。

  与端砚比肩的歙砚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此地唐时属歙州,故名歙砚,又称龙尾砚。1976年在安徽

合肥市机务段唐开成五年(840)刘玉墓出土一方。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记载显示,唐代开元年间有

猎人采歙石为砚,但此为宋人追录。鉴于歙砚在唐代仅以个例出现,并且没有唐人记载,所以说,这一

时期,歙砚只是身影初现。

  端、歙、红丝皆为石砚,而澄泥砚是一种陶砚,用经仔细淘洗、过滤的细泥加坚固剂做成坯块,风

干后雕琢为砚形,烧制而成。澄泥砚具有相当的耐磨性,且具有不易渗水的特性。其产地主要在北方。

南唐张泊《贾氏谭录》云:“绛县人善制澄泥砚,缝绢囊置汾水中,踰年而后取沙泥之细者已实囊矣,

陶为砚水不涸焉。”这是澄泥砚制作法的最早说明。传统的说法是唐代已有澄泥砚,考查考古资料,

1983年河南洛阳隋唐东都城遗址出土有唐早期的龟形澄泥残砚。馆藏唐龟形澄泥砚砚底有“开方”两字

,“开方”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开方村,是虢州澄泥产地。综合文献与实物两方面因素,既然五

代已有关于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唐代已有澄泥砚的个例,澄泥砚唐代已经产生,但并不普及。

  在砚形上,隋唐五代时期主要流行圆形多足砚与箕形砚。前期以圆形多足砚为多,中唐以后箕形砚

开始占主导地位。圆形多足砚大多为陶瓷制品,在南北朝多足圆砚的基础上,足数进一步增加,并且发

展出圈足砚。隋唐流行的周沿水槽凹陷的辟雍砚也是多足砚的演变,是圆形多足砚的主流。唐中期以后

随着箕形砚的兴起,圆砚随之衰落。到了五代,在出土砚中迄今未发现圆砚。箕形砚大多为陶质和石质

,其形如簸箕,出现于唐代。

  除了圆形多足砚与箕形砚外,该时期还有少量方形砚、龟形砚和山形砚出土。

古董古玩交流:国内优秀艺术家及作品,提供艺术品鉴赏、鉴定、交流、收藏和投资等综合服务。我们秉持“投资创造价值,价值引领投资”的理念,与2各国高端用户共同领略艺术之美。

  号ID:    ←长按可复制(每天推送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征集邮箱

    汪经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