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油画大概价值
刘小东油画的作品一直都是在观察,利用很客观的态度,把事实以他的语言冷静的说出,不作结论性的意见。这种传统的力量,是一种艺术。相较于目前当代艺术大多在创作当时极具煽动力的情绪,却在很短时间后的后来,露出了言过其实的尾巴,刘小东的作品就更显得耐人寻味、慎终思远。《行吟诗人》是刘小东早期极重要且罕有的大尺幅作品,创作于1992年。在那商业气氛还不明显但也悄悄缓缓蔓延的年代,当一切迹象还不明确、人们还没注意的时候,只有少数敏感的人发现了。
刘小东对人物精神状态的掌握及绘画风格,常被拿来跟英国艺术家弗洛伊德比较。两者在裸体的呈现上有着穿透画布的气场,直达人物的内心。但刘小东在创作方法上,与弗洛伊德却截然不同,弗深居简出,以工作室为创作基地,并邀请模特儿进行人像写生。刘小东则最爱以自己拍摄的照片为创作蓝本,特别是九十年代,他的拍摄对象除了身边人,有时还包括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刘小东有时会原原本本的把照片绘画出来,有时则会基于照片的氛围更改构图,把其背后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
刘小东油画刘小东一再说,他的作品看重的是人,历史、生活的最后归结是人的故事。「生活严酷的规则性、庸碌性和无法偏离轨道的自我回转的隐喻,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写作的命运视点?」(郭晓彦《绘画:以反抗崩溃的世界》)《儿子》以其完美的画面、与电影艺术的关联和极具人文关怀的创作背景,在其创作的第二年(1996年)便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并在之后不断被展出和入选各种出版,堪称20世纪 90年代中期中国新现实主义的杰作。
刘小东擅于对生活片断的截取及提炼,把瞬间的片段转化为充满喻意的象征,低下阶层人物是他最为关切的一群。这些小人物在媒体一直备受忽视,亦与主旋律相左。刘小东则一直与第六代导演群,如王小帅、张元及贾樟柯等互有合作,他们共同把焦点放在小人物及平民百姓之上,创作了九十年代一系列深具历史意义的绘画作品及电影长片。
刘小东油画作品成交记录
0813 刘小东 1989年作 青 1,200..00万 2,012.50万 拍卖结果
0422 刘小东 1990年作 少 1,200..00万 1,380.00万 拍卖结果
0852 刘小东 1990年作 笑 380.00-480.00万 1,232.00万 拍卖结果
0493 刘小东 1995年作 儿 1,000..00万 1,150.00万 拍卖结果
0045 刘小东 1995年作 儿 1,000..00万 1,084.00万 拍卖结果
0090 刘小东1997年作 880..00万 1,008.00万 拍卖结果
0060 刘小东 1997年作 赌 800..00万 952.00万 拍卖结果
作品中的主人翁左手夹烟右手拿着稿纸,站在蓝天绿树与满目疮痍的人为废弃物之间,脸上表情暧昧不明。地上渗着斑斑明媚阳光、树缝间因为微风而露出的白云蓝天,刘小东高明的先让阅读者感受到那美好的日子,然而蜿蜒的小路含蓄的跨在画布的斜对角,画出了自然与文明对峙的楚河汉界,战争已经开始。这是一场漫长的拔河,人们左摇右摆于利益与良知之间,直至今日都没停止。如同刘小东所有的创作:看似事件上的呈现,但一直都是关注于人心的反视,这绝对是喧嚣的当代艺术中少有的高品质精神表现!
中国文化传统绵绵传承,悠久而广博,其丰富的养料,足以滋养庇荫在她身下的每一位艺术家,但同时又可能成为许多艺术家发展创新的沉重包袱。石齐艺术的价值就在于他的开拓与探索精神,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他开辟了一条跨越传统模式,吸收融合中外艺术表现的创作道路。作为一名在艺术创造上执着的创新者,他以一种世界现代性的表现形式,化地发挥墨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拥抱中国传统文化博大而热烈的精神境界,并与之气息相通。
菲舍尔的作品同样表现当代活跃的群体,然而他倾向于以轰动的手法处理场景。对比之下,刘小东的作品是关于人们之间的不同关系:他把他作品的对象看作一个群体,分享共同存在的快乐,这有别于西方郊区迷茫的纵乐。刘小东不是像菲舍尔那样的去突出道德,他所描绘的情景也少了一些道德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