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砚、易水砚、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
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紫袍玉砚台鉴定拍卖,收购收藏,价值评估,市场分析
砚台拍卖成交记录: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1 宋代 白定莲花四灵砚台 50-50万 万 55万
2 清康熙 白玉雕赑屃砚台 30-50万 万 34.5万
3 清乾隆 紫檀黑漆描金花卉10-10万 万 34.5万
4 清青玉灵猴献寿砚台 20-30万 万 28.75万
5 清和田福寿籽料砚台 12-20万 万 23.1万
6 清汉瓦式砚台 20-30万 万 22.4万
1.石钟形端砚 万 368万 2.吴昌硕、沈石友、萧蜕铭夔龙端砚80-120万 成交价235.2万 3.晚明 海水波涛纹端砚 60-90万 172.5万 4.清 李鸿章自用梅桩形端砚80-120万 230万 5.吴昌硕铭 沈石友藏填海补天铭端砚28-38万 190.4万
紫袍玉砚台鉴定拍卖,收购收藏,价值评估,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