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人题铭之外,还有一些砚台的”打开方式“也出人意料,没有一份说明书,还真不知道古人是怎样使用的。西汉时期,墨块小如丸药,当时的没方砚台 都配有一个研石,将墨丸碾碎,类似于捣药。还有一方明代镂空雕花铜暖砚,青铜制成,四周雕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研墨,下层可放置热炭。这样,即便在冬 天,人们也不用因为墨汁凝结而频频研墨了。 砚台收藏有两次高潮。一次在宋代,随着文人阶层的壮大,人们逐渐对文人专属的砚萌发强烈的兴趣。时人搜罗各朝古砚,尤以六朝、唐代的名人用砚为甚。 另一次在清代,古砚收藏被纳入宫廷典藏范畴。乾隆四十六年完成的《两清砚谱》即是宫廷古砚收藏的梳理与总结。而在民间,则有大文人高凤翰、纪晓岚分别编写 的《砚史》、《阅微草堂砚谱》大量刊行。民国至现代,古砚收藏也为人们所看重,其中尤以机构收藏为精。两岸故宫、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广 东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都有大量精品馆藏
红丝石的形成原因是受沉积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其沉淀物发生频繁交替,然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而形成,属泥质灰岩。 端砚、歙砚尚在悄然掘起时,唐代发现在青州(今临朐县)沂山北麓老崖崮的红丝石已成为制砚良材,在宋代曾长时间独领风骚,被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列为天下名砚之首。
红丝石砚鉴定拍卖,收购收藏,价值评估,市场分析
红丝石砚之所以称为红丝砚,此石或红地,或橘黄地,华丽和谐,十分赏心悦目。砚石内蕴天然的纹埋和色彩,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或似山水云雾,或如阳光月晕,或类人物兽禽,有的像裂而不断的冰痕,有的则是旋转不绝但又层次分明的丝纹。其色泽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红地黄纹、红地红纹、黄地红纹、红底无纹等
红丝砚就其质地和颜色纹理来讲,是诸砚中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砚品,其它的砚种大多以“发墨快”等实用性为特点,或以精雕细琢取胜,而红丝砚细腻的质地、鲜艳的颜色、变幻莫测的纹理是其它砚所不能比拟的。
红丝石砚鉴定拍卖,收购收藏,价值评估,市场分析
砚台拍卖成交记录: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1 宋代 白定莲花四灵砚台 50-50万 万 55万
2 清康熙 白玉雕赑屃砚台 30-50万 万 34.5万
3 清乾隆 紫檀黑漆描金花卉10-10万 万 34.5万
4 清青玉灵猴献寿砚台 20-30万 万 28.75万
5 清和田福寿籽料砚台 12-20万 万 23.1万
6 清汉瓦式砚台 20-30万 万 22.4万
1.石钟形端砚 万 368万 2.吴昌硕、沈石友、萧蜕铭夔龙端砚80-120万 成交价235.2万 3.晚明 海水波涛纹端砚 60-90万 172.5万 4.清 李鸿章自用梅桩形端砚80-120万 230万 5.吴昌硕铭 沈石友藏填海补天铭端砚28-38万 190.4万
澄泥砚鉴定拍卖,收购收藏,价值评估,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