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汉代时,我国先民就已经注意到金属铁可置换铜的现象。例如西汉古籍《淮南万毕术》上就有“曾青(碳酸铜类的矿物)得铁,则〔铁〕化为铜”的记载。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有“石胆能化铁为铜”的话。东晋炼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讲得更明确:“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而皆外变而内不化也。”不过那时多数人对这种现象没有确切的了解,误以为是铁接触到曾青、石胆就转化为铜了。及至唐代,有些从事炼金术活动的方士就利用这个化学变化把石胆水和水银放在大铁锅中加热熬炼,被置换出的铜便与水银形成汞齐。然后,他们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铜汞齐加热,蒸出水银,便得到了红铜粉。他们美其名叫“红银”,很自以为得意,认为真的实现了使铁向铜的嬗变。唐代后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龙虎还丹诀》就记载了这项“绝技”。国古代的银铸货币。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的银铸货币。20世纪60年代中期,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外包金银箔铅饼的殉葬冥币,说明楚国已经使用了圆饼形式的银铸币。1974年在河北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掘出银质贝币 4枚。同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了18块银布币,其中空首布 1块,平首布17块,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银铸货币。中国的银质货币分银两和银圆 2种。银圆系近代仿外国银圆的产物。银两是中国古代的秤量货币,要检验其成色,秤定其重量,确定其价值后,才能充当货币使用。它的形制与规格,随时代不同而异。汉代的银币,多在赏赐、租税、赎罪、珍藏,或与外国通商时使用最早见于文献的法定银币是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铸造的白金三品,以银锡合金为币材,质色纯白。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银两已成为法定的本位币,银两与制钱具有主辅关系。银两作为本位币的地位,到1933年废两改元时才被取消。
香港珩隆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帮您将藏品卖给出价的人!!
致大陆收藏家!
100%成交!!!!! 免费鉴定!!!
鉴定,估价,手机号:(方经理) QQ客服:
------
钱币鉴定评估:{网络鉴定-估价QQ}
------
1900年庚子江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
上海天衡拍卖有限公司
第一版人民币1951年蒙文版“牧马图”壹万圆
00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宣统年月 库伦 大清银行”五十两银锭
00 香港皇室贵族拍卖有限公司
第一套人民币共六十五张 (六十五开选八)
00 金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 平重一两
00 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西王赏宫金质
00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治口号,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因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人数达数十万之众,形成与官府斗争的主力。公元994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李顺率兵攻克成都称蜀王,建号“应运”,创建了政权,随之设置施政官衙,任命官吏,并果断推行了一系列创新的法规和制度,得到广大贫苦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为了促使农民政权管辖地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便于民间物资交换流通,便设炉鼓铸了自己铜钱。3规格编辑
100%成交!!!!! 免费鉴定!!!
鉴定,估价,手机号:(方经理) QQ客服:
-----
钱币鉴定评估:{网络鉴定-估价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