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是成功的开始,等待是失败的源头
中航豫泓水处理活性炭应用:
水处理分为上水处理和下水处理:上水通常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纯水等经过人工处理后使用的水;下水通常指生活污染水、工业污水等。
1.上水的活性炭处理:20世纪末我国有些水厂开始应用臭氧与活性炭滤池联合使用的生物活性炭法。实践表明,有如下作用:能去除水中容解的有机物;能降低UV的吸收值,降低水中总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及氯的含量;能将低进水中三卤甲烷前体;对色度、铁、锰、酚有去除效果;能使致实验为阳性的水分显阴性。
活性炭采用先进的水质深度处理技术,结合城市自来水使用分配的实际情况,将椰壳活性炭投入小型、高效,且能去除致癌、致突变、致畸等污染物的净化装置,以自来水为原料作更深度的加工,保证饮用水的高质量。这样既确保了居民的健康,又在居民经济承受范围之内。
2.下水活性炭处理:1953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就是含甲基汞工业废气污染水体,使水俣湾打批居民发生神经性中毒的公害大事。韩研活性炭上引入聚硫脲有利于提高对汞吸附能力。该活性炭对汞的吸附能力。
含二氯乙烷的废水可以用活性炭柱吸附,饱和后用蒸汽再生,蒸汽冷凝后分成去水,常可定量地回收二氯甲烷。
我国水处理的概况:
我国医药、化工、食品等工业早已经应用活性炭技术,随着上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也逐渐在增多,由此造成了对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污染。在这样情况下,采用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已经达不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因此,近20年来国内活性炭水处理技术得到了新的迅速发展。
6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将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用于污染水源的除臭、除味。1975年在甘肃投产一套大型的粒状活性炭净化水工业装置,到80年代初期,我国用粒状活性炭处理工业废水已经取得迅速发展,到8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有30多套活性炭处理有机工业废水的工业装置投人运转,90年代我国水处理活性炭的应用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