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玉器

哪里现金收购?古书籍、旧字画黄石市

  • 发布时间:2015-09-13 18:46:14,加入时间:2015年03月20日(距今3712天)
  • 地址:中国»江苏»无锡: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600号华仁凤凰国际大厦801
  • 公司:无锡利宝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屠娇娇,手机:13812515609 QQ:2645306773

古籍善本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数千年来,从甲骨文、金文到竹简、帛书,再到线装古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一脉相承。藏家刘正华认为古籍善本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作为产生于古代中国的书籍,古籍的年代界限一般指辛亥革命之前历朝历代的图书,千年来,它们以不同形式彰显出古人的智慧。我们常说的善本,就是指保存完好,且具有一定历史文物价值、学术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代书籍。中国古籍历经数千年,各种类型和版本数不胜数。其中,宋元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顶峰,当时的书籍雕刻非常精美、字体端庄流畅、用纸用墨考究,而且明代的文人墨客就已经开始收藏宋元古籍了。宋刻本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史、经、集等等,而且当时不论官刻或者私刻书业都很盛行,这一时期的刻印质量上乘,是历朝历代藏书家的珍宝。从字体上来看,北宋早期以欧体为主,此后是颜体逐渐风行,南宋后期柳体比较多。在用墨方面,宋代古籍更是讲究浓墨厚重,有一些历经岁月洗礼,即便受潮染水仍旧湿而无痕。在收藏领域,元代刻本流传的较多,而且别具一格。元代刻本的简体字渐多,主要以赵体为主。而墨色则比较混浊,在刀法上也略逊于宋刻本的力度。”

 收藏古籍善本是一门学问,需要极高的文化修养和古典文献知识。刘正华认为,古籍善本的收藏一直比较冷门,原因之一就是对其鉴赏、研究需要较高的文化内涵,这种专业知识必须系统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收藏古籍讲究善本,要求年代久远且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比如名家稿本、精校本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古籍所记载的史料内容丰富,如宋刻本便在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印刷和插图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技术熟练。古籍很容易受潮、染水、虫蛀或者焚毁,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如今留存的孤品、珍品更是寥寥,所以古籍收藏要求足本,在内容方面没有被删减或者缺失的,其次是错误少校注精准,另外以旧本为佳,那些传世久的木刻本和线装书一直是藏家的最爱。”

  “宋元古籍早在古代就是收藏家追逐的焦点。”刘正华告诉记者,“古籍善本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信札等。其中刻本以雕版技术印制,宋元时期是刻本的顶峰期,不过流通量极少,目前市场上明清时期的精品刻本独领风骚。而碑帖、印谱、信札则是近年来古籍市场的热门品种,尤其是名人信札。墨迹本多为孤本,多为文人稿本、手抄本等。”

如需了解更多藏品交易行情请咨询

联系人:

伍经理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1661 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 18,000..00万   21,620.00万 

0151 北宋 唐垧 致胡宗愈伸 20.00-20.00万    9,128.00万  

0290 弘一 己巳(1929)年 0-0元    6,095.00万  

0153 南宋 范成大 超然帖页 20.00-20.00万    5,656.00万  

1149  清光绪二十四年 殷契国 咨询价  5,280.00万  

0589 佚名 北宋建阳景福院罗汉 咨询价  5,040.00万  

0117 陶叔献辑 两汉策要十二卷 950..00万    4,830.00万 

江苏利宝艺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及海外藏家们征集各类高端藏品!

收购流程:

1:初审—先将图片及详细信息发到邮箱,并注明您的姓名、电话、所在城市;

2:初审通过,会对您的藏品进行年代和价值的初步评估分析(只供参考);

3:复审:将您的藏品带到公司做实物真品鉴定;

4:真品收购洽谈收购价位;

我们古玩艺术品征集会的藏品征集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藏品要求符合市场热点!

征集范围: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篆刻等。 

中国陶瓷: 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彩瓷,素瓷,青花瓷 等均可。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翡翠,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等各式雕件,籽料等; 

珠宝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红钻,蓝钻,绿钻等。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田黄、瓷板画、鸡血石、牙雕、砚台古籍 善本、金银器等各种杂件。

市场买家部负责人:伍经理

咨询电话:  

QQ   

地址:无锡市北塘区兴源北路600号 华仁凤凰国际大厦8楼

     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印刷史上,明代刻印独树一帜并且达到了巅峰,不论在印刷技术抑或图版刻印方面,都更加成熟精美。刘正华告诉记者,明代的印刷业规模大、品种多,是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期。“明代创造了彩色套版印刷术,金属活字技术也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套印本、拱花版本的使用,给当时的印刷业增添了很多生机。在这一时期,刻书地区逐渐增多,刻书形式趋于多样,刻书范围更加广泛。现在很多藏家收藏的古籍善本中,明朝后期的作品比较多。这一时期刻本的明显特征是,在字体方面兴起了摹宋翻宋的风潮,字形变长。其次,线装出现,包背装逐渐被淘汰,古色古香、保存完好的线装书是难得的古书精品。”

  虽然古籍善本收藏讲究年代久远,但是清代古籍中的精品也不容忽视。“古籍善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深、最有魅力的历史资料,能够了解其中奥妙的藏家很少。清刻本多留有明末余味,横粗而直细,字形以长方居多。因为这一时期官刻私刻都达到了鼎盛,所以出现了大批校核精审、刻印典雅的图书。特别是乾隆时期的精品刻本尤其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康熙以后盛行仿宋体。不过,道光以后,刻本字体结构逐趋呆板,被称为匠体。在用纸方面,清代印书纸品种类繁多,连史纸、竹连纸、玉版宣等等,不拘一格。”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