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宝鉴定方法哪里可以收购拍卖

  • 发布时间:2015-08-27 19:27:25,加入时间:2014年09月02日(距今3894天)
  • 地址:中国»上海»长宁:长宁区
  • 公司:鉴定交易中心,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孙先生,手机:13585850397 QQ:377934720

  藏品鉴定、评估联系周总: 电话:   QQ:
   银元宝也称纹银、银锭,其形状多样,主要有鞋形、船形和鼓形,也有马蹄形、方形、扁平形及其他奇特形。银元宝流通以重量计价交易,最通常的重量为1两、5两、10两和50两,当然也有少量其他重量的。银元宝分为官铸与私铸。官铸大多都标有朝代、纪年、重量和产地;私铸大多只有简单的标记或无任何标记。
   实熔铸成锭的金银锭,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始自汉代,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但流通不广。隋唐以前称之为“银饼”、“银笏”,宋金时期称为“银锭”。不过,银锭作为支付手段流通始于金代。金代的白银每锭重五十两,值百贯。到公元1197年(承安二年)12月,“遂改铸银名‘承安宝货’一两至十两,分五等,每两折钱两贯,公私同见钱用”。至此,白银才成为法定货币与钱、钞一起通用,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火耗”即铸钱时金属的损耗。《元史·刑法制》记载:“其有巧立名色,广取用钱及多称金数,克除火耗,为民害者,从监察御史廉访司纠之。”又载:“至明代中叶田赋征银,以弥补折耗为名,另征火耗……均为赋税正款的勒索。”可见,当时各级地方政府所铸银锭均为五十两(内含二两“火耗”)。四十八两的银锭乃国库所铸,当然就不需要再加“火耗”了。按当时的计量,四十八两就是三斤足银  
   “大明元宝”为明后期所铸造也是有一定道理和依据的。银质大明元宝,宝银的两端呈圆孤形并向上隆起,高翘如船状,整个银锭呈马蹄形,其面有三行楷书铭文:左为“丁丑年造”,右为“四十八两”,中间是四个楷书大字“大明元宝”,“宝”字中部写法从二“王”,均是阳文。经实测,这枚银锭形制比较标准,造型统一,元宝正面通长107MM,厚度60MM,上下端等宽55MM,阔腰处宽63MM,底面通长61MM,上下端等宽38MM,腰宽43MM。表面凹陷,锭面隐约可见浇铸冷却后形成的水波纹,底坐略有凸凹呈蜂窝状,重量达1500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收藏元宝实际上也是收藏一种有待发掘的文化。尤其是当人们的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到它时收藏,更能增添它的收藏价值。元宝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人们物质生活中不可少的东西,赏赐、赋税、买卖等都缺不了它,它是一种财富的象征。银元宝看上去只是用白银铸成的普通块状物,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觉它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透过外形、文字以及具体使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形制转变、职官制度、历史地理、历史人物等,更可知道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240 大明元宝·丁丑年四十八两 350.00-700.00万   拍卖结果
2202 大明元宝•丁丑年造•四十 1,000..00万 拍卖结果
0218 大明元宝 450.00-450.00万   拍卖结果
0200 大明元宝 万   拍卖结果
2214 大明元宝四十八两 万   拍卖结果
0413 明 大明元宝48两银锭 万   拍卖结果
0127 明 大明元宝48两银锭 万   拍卖结果
现征集如下藏品: 
 
1: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2: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项:翡翠,青铜器,鸡血石,紫砂壶,牙雕,田黄石,印章。木器,古钱币等 
 
有意出售着可先将藏品图片发至本司邮箱,请在邮件中注明您的:地址,电话,姓名,本人接收到您的图片后,会在二个工作日内答复您。
 
联系人征集部经理:周总
 
电话联系:
 
征集邮箱 QQ: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