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盐碱的速生白榆新品种是近年才推向市场的。速生白榆新品种是由山东省林科院与上海杉一植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目前速生榆新品种已在山东东营等高盐碱地地种植成功。2011年7月在河口军马场3-4‰的盐碱地上,种植10厘米组培苗,成活率达98%。2012年10月测量,生长高度达6.1米,平均4.5米。同时种植在利津、垦利等盐碱地上的速生榆也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和抗盐碱性。
山东省林科院多年研究,对在全国采集的200多个榆树品种进行对比试验,2006年筛选出了60个速生、抗病虫白榆品种材料。再经上海杉一公司5年科技攻关,利用组培技术,建立组培体系,诱导胚性细胞,设置不同梯度盐分试验,经过叠代累加筛选出抗盐碱白榆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1、生长速度快。普通白榆一年生实生苗生长高度仅1.5米左右,而速生榆组培苗一年生长高度可达4米左右。种植速生榆丰产林,年胸径生长量可达3.5厘米以上,6年生胸径平均为22厘米,可达28厘米。
2、耐盐碱。一般滨海地区最耐盐碱的乔木树种为白蜡,耐盐碱可达4.5‰,而速生榆耐盐碱达5-6‰,土壤PH值8-9。
3、抗性强。普通白榆由于病虫害多、生长慢,逐年被淘汰,而速生榆经过抗病虫筛选,对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此外还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
4、适用范围广。可广泛种植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
5、造林绿化用途多。由于其速生、抗盐碱、抗性强、树形好,可广泛用于沿海防护林工程、木材贮备战略基地、黄河防护林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城市园林工程等造林绿化项目使用。
6、材质好。木材坚重,硬度适中,力学强度高,有光泽,具花纹,拥有韧性强,弯绕性能良好,耐磨、耐腐等优点,为造船、建筑、室内装修地板、家具的上等优良用材。
速生白榆应用前景
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
由于白榆树形优美,叶色季相变化丰富,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园林上可用于居住区和庭院绿化、街道广场和厂矿区绿化、风景林绿化、乡村及城镇绿化。还可以用来嫁接金叶榆或垂榆,用于公园和景观绿化。
二、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工程()
三北防护林五期涉及三北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划总投入逾900亿元。
由于白榆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三北防护林的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华北、东北平原农区及风沙区4类地区,有3个地区把白榆设计为重要的造林树种。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陕西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旗、市、区),规划总投资877.92亿元。 由于白榆抗风力强、耐干旱,在沙化土地治理区设计了白榆做为重要的防沙治沙造林树种。
四、木材贮备战略工程()
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及4个森工集团共29个单位,851个县(市、区)和国有林场列入木材贮备规划,规划总投资1980.67亿元。 规划中明确提出在黄淮海平原基地主要发展杨树、泡桐、刺槐、榆树等短中周期用材树种,油松、黄连木、楸树等大径级或珍稀用材树种。
五、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
包括辽宁、河北等沿海1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连、青岛等5个计划单列市,规划总投资99.84亿元。 由于白榆耐盐碱,全国沿海防护林规划12个自然区,其中6个自然区规划了白榆造林。
六、太行山绿化工程
太行山绿化工程包括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四省(市)110个县。
由于白榆耐瘠薄、保水力强,太行山绿化工程规划的防护林5个林种中,有4个林种即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护路林,规划了白榆造林。
速生白榆新品种繁殖技术
高耐盐碱速生白榆新品种是从数百种白榆自然株系中优选出来的,要保留其优良性状只能通过无性繁殖,即组培和扦插快繁。
目前用试管组培方法繁殖速生白榆新品种的仅上海杉一公司,因市场需求量大,小苗供不应求,尽管价格一直在上涨,但该公司的小苗预定量不断上升,预定半年之后才能拿到苗子。
2013年夏,如皋市科海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所马金海的学生——山东临沂市的魏英杰把从上海杉一引进的组培苗赠送800株给马金海老师用于扦插快繁试验,采用一叶一芽的快繁方法,至9月份繁殖优质苗子8万多株(若继续加温繁殖或者提早在6月份就开始繁殖,当年可实现100万株)。扦插快繁试验总结出最有效的生根剂配方,5天即可生根;总结出最简单有效的扦插快繁模式;对土壤或基质的消毒,温湿度管理等都进行了系统研究,基本成熟的技术明年将广泛用于大规模育苗生产。
有50厘米——2米以上高度的不同规格,基地面临国家规划的动迁。
如皋市科海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