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最早的纸币
(一)2007年北京拍卖,民国十八年(1929年)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 605万成交。
(二)2009嘉德春拍会,中华民国十五年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 以319万成交。
(三)孙中山像民国十八年嘉禾壹圆金质呈样试制币297万
(四)1916年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金质样币一枚 253万
(五)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试铸样币一枚 236.5万
联系人;许经理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