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银币(丁末)一两(细龙)试铸样币。
直径:4.60cm, 重:35.3g。
大清丁末银圆全套,系前清光绪叁拾叁年天津造币总厂所试铸之大清银币数种,此种银圆未发行于市故,所见极少。光绪银币(丁末)一两是中国稀见币种类之一。
本币光洁如新,边棱锋利,币地平整(以前民间无法仿造),实为一珍贵的试铸样币。我曾在网上见过两枚光绪(丁末)一两(细龙)银币,远不如本币精美.本币多一道精美的内边棱(和07年秋嘉德曾定为珍品并估出高价光绪丙午年制造库平一两金币的内边棱一样),更显精美。
一藏友说本币不是纯银的。在我国近代金银币的试铸样币上,常有采用铜或者金银合金制造。近年,由于人们的识别能力的提高,一些金银币的铜制试样累累拍出高价。下面参考资料中的光绪丙午年制造库平一两金币也是金铜合金制造。
光绪丙午年制造库平一两金币
清政府采取措施整顿比值,下令铸造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以支纪年,俗称“丙午年金”,铸成后没有流通,因为“丙午金”金币版面出现错版文字而不能全国流通;例,新中国成立后是《两》,繁体字《兩》,错版大清金币《见图》。 由于铸造币模出现了文字错误,铸造出的金币版面也无法更改,清政府在错版金币无法流通的情况下,不得不销熔重铸。因为金币币模的错误,导致币模无法使用( 当时进口的机器和币模非常精致,民间无法仿造)。为了统一金币市场的流通不得不重新设计币模加以铸造大清金币,只因当时社会的发展及工艺水品远不如那些发达国家(造币精细度也不如)而导致了在(‘丙午’,‘丁末’年)暂短的一年时间里出现了几种(丙午’,‘丁末‘)新样币的面世,最后也没有铸出全国统一的金币样板。由于社会动乱清政府停止了制造币模的工作,所以金币样存世量极罕,比较珍贵,至今保留于世。而真正的大清金币‘光绪丙午年制造库平一两’错版进口币模所铸造出的金币样币出现在吉林省长春市伪皇宫由皇帝欣赏之用,在末代
皇帝溥仪垮台逃跑后这枚大清金币‘光绪丙午年造库平一两’才流入民间。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