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在九中教育集团、古城教育集团、实验教育集团、苹果园教育集团成立后,石景山区将组建京源教育集团,依托京源学校十五年一贯制的优质办学条件,在一校六址的基础上,引入爱乐实验小学、水泥厂小学两所成员校,由京源学校校长白宏宽出任集团理事长。
五大教育集团的确立,使石景山区整体教育布局渐露端倪。郝显军说,未来,石景山区还将分别以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校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及小学3所引进校为“龙头”,组建3个教育集团,最终形成整个区域八大教育集团的办学“拼图”。
石景山区教委加强对各教育集团垂直管理,每个教育集团的理事长都由一名区教委副主任担任,有利于调配校际间的资源。同时,各教育集团建立定期例会制,搭建各成员校间重大事项、日常沟通的平台。
石景山区根据地理位置,将九中教育集团与京西教育集团结合,形成西部学区;将实验教育集团与古城教育集团结合,形成中部学区;将苹果园教育集团与北京大学附属学校教育集团结合,形成北部学区;将京源教育集团与远洋教育集团结合,形成东南部学区。
八大集团、四大学区的教育布局,促进了全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扩大了就近招生数额,显著提高了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的比例。在今年的“幼升小”中,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古城第二小学、原六一小学除满足片区内学生入学需求外,还向学区提供了60%的优质学位。全区老旧小区学生升入优质小学比例超八成,95%以上非京籍学生升入公办小学。
借力发展:
把好学校引到百姓家门口
“我非常希望也愿意把北大附小的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到石景山。”日前,在北大附中和附小石景山学校的授牌仪式上,北大附小校长尹超郑重作出承诺。她本人也将一人执掌两校。
引进北大附中和附小,是石景山从教育强区引进优质教育的成果。“很多老百姓习惯选择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的学校,甚至不惜代价地择校。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可以理解,也不否认这3个区作为传统教育强区确实有领先之处。所以,我们把这3个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石景山,引到老百姓家门口。”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解读这次引进的初衷。
随着北大附中和附小的引进,现在,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都有名校进驻石景山区办学。其中,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引进东城区景山学校,校长为景山学校现任校长范禄燕,该校的教材、教师队伍、管理模式都依托景山学校构建,目前已跻身区域中学第一集团;石景山区西部五里坨地区引进北师大附中组建的北师大附中京西分校来自西城区,该校校长也由北师大附中派出,学校规模达70多个班级,拥有100多间教室,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望成为京西基础教育的新看点。
除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直接引入,石景山区还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生成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石景山区教委日前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了《促进石景山区教育系统科技、校外教育发展协议》。“我们在科技教育、合作办学等多方面进行了协商。”郝显军说。
今年4月1日,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还达成协议,合作共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石景山学校,包括小学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4月8日,石景山区教委与北方工业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共建后原杨庄中学、杨庄小学、八角北路小学合并组建成北方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小学。5月7日,石景山区教委和北京教育考试院举行签约仪式,联合开展学业水平监测评价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