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现在,拓展训练已经普及到儿童、青少年了,也就是儿童拓展训练。儿童拓展训练通过儿童的娱乐特性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
儿童拓展训练通常有以下四个环节:
1、团队团结。在开始时,安检员将每一个障碍的通过方法告诉大家,有助于儿童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以便轻松愉悦的投入到各项拓展项目活动中去。
2、个人项目。本着心理挑战、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体验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3、团队项目。团队项目以改善体验者的合作意识和体验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项目,促进儿童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顾总结。回顾将帮助儿童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总结,使儿童能将拓展的收获迁移到生活中去,以实现整体素质目标。
拓展训练的显著特点:
1、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儿童全身心的投入。
2、挑战极限。拓展训练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儿童或青少年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3、集体中的个性。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体验者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4、高峰体验。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项目以后,每一位体验者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5、自我教育。教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6、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大自然。
神童游乐儿童拓展训练,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运动与体验,更多的是自身能力的增强,希望每一位儿童都可以从自身的体验中获得改变,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