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在宋朝,汉族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梅瓶在宋代就十分盛行,在宋朝时期梅瓶也叫经瓶,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
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清雍正豇豆红釉梅瓶,估价100万至150万港元,成交价为224.8万港元。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清乾隆白釉浮雕赶珠云龙纹大梅瓶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以303.2万港元成交;清乾隆釉里红梅瓶估价70万至90万港元,以84万港元成交。此外,那些工艺精良、传世稀少的梅瓶一旦出现就可能会创造出惊人的成交价格,如2004年香港苏富比上拍的清乾隆胭脂红地轧道锦文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以4399.25万港元的成交价创造了梅瓶拍卖的世界记录。
如果你手上有藏品,想知道它的年代,想知道它的市场价值,想出手,可以打我电话曾经理 或者加我QQ:
下面是一些梅瓶拍卖近期成交价格:
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成交价6720万
元 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 成交价1196万
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 成交价977万
元 青花云龙纹大口梅瓶 成交价736万
青花珐琅彩墨彩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 成交价736万
黄地青花折枝花卉梅瓶 成交价598万
上海艺术市场为何始终坚挺?
权威鉴定、送拍征集部曾经理
与乱象频生的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相比,香港的艺术市场真是别有一番景象。自2011年春拍高潮之后,这两年来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可谓冷风频吹,各拍卖公司的成交总额和成交价显著下降。与两年前的火爆行情相比,千万元以上成交拍品数量锐减,亿元拍品更是不见了踪影。正当人们对2013年艺术品秋拍行情谨慎观望时,今年秋拍中香港苏富比让人眼前一亮,出人意料地以41.96亿港元的成交总额圆满收官,最令人震惊的是竟有四件拍品成交额过亿,当代画家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元成交、118.28克拉椭圆形D色无瑕白钻拍出2.38亿港元、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以1.41亿港元成交、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以2.36亿港元成交。
众所周知,每年率先开拍的香港艺术品行情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对内地艺术品市场走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自从2011年秋拍国内艺术品行情从高位调整以来已近两年,香港之于内地拍卖市场的风向标作用也受到很大的考验。香港作为世界第三大艺术中心,良好的艺术氛围一直对世界各地艺术品收藏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虽说这两年来香港艺术品行情也有所回落,但调整幅度却远比内地市场小得多,苏富比、佳士得能在今年的香港秋拍市场高唱凯歌,说明了香港艺术品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上海征集处:
联系人 : 曾经理
联系电话:
联系QQ:
微 信:
联系邮箱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逸仙路25号同济晶度大厦15楼
香港拍卖行业之所以长盛不衰,并成为全球艺术品拍卖行业关注的重点,除了传统的世界拍卖业巨头苏富比、佳士得每年在此举办春季、秋季拍卖会外,近两年来,内地最著名的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也纷纷抢滩香港市场,香港拍卖行业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香港艺术品拍卖这么多年来,鲜有不好流传,“假拍”、“流拍”、“有价无市”之类的闹剧在这里几近绝迹——香港拍卖业具有很深的“拍卖底蕴”和艺术市场诚信指数及规范指数,对“信誉”和“品牌”十分重视,这是内地拍卖行业难以比拟的。近年来,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下全球艺术界都在普遍转型,旧有标准覆灭,新的标准尚未建立起来,传统的艺术垄断机制被打破——这对香港市场而言是个很大的利好,香港这种思潮集萃、又能被国际化资源眷顾的城市,是最有可能在这次“洗牌”中异军突起的。
事实也果真如此,香港如今已渐成国际拍卖业的宠儿,中国嘉德、北京保利抢滩香港艺术品市场并占得一席之地,尤其是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秋季拍卖取得巨大成功,除了这两大拍卖巨头本身的品牌效应外,香港拍卖业对“信誉”的重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或许可以从香港的“国际性”定位中找到答案。香港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它有着庞大的国际买家、卖家和藏家队伍,有背倚内地、辐射亚太的国际性地缘优势,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内地实力拍卖公司纷纷进军香港市场,诸多来自内地的买家踊跃竞投,诸多高品质特别是传承有序的拍品备受青睐,就充分印证了这个市场是充满希望的。
香港艺术市场带给内地拍卖业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内地有些拍卖公司与其将精力花在“假拍”、“拍假”上赚昧心钱,还不如多学学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提高公司自身素质。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