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食。第1 次雏鸡给食叫开食,时间是雏鸡出壳后8~12 小时。方法是在地上或网上铺好塑料布,将搅拌好的开食料(用开水浸润的碎末加土霉素和多维素或者用炒熟的碎米作开食料)均匀撒在塑料布上,边撒边用手指轻轻敲打布面诱鸡采食,每次投喂时间为20~30 分钟。待雏鸡吃到八成饱时撤下塑料布,令其安静休息,以后每隔2 小时喂1 次。
喂料。雏鸡开食后1~3 天后开始喂料,改为配合日粮。开始饲喂时做到少喂勤添,经常保持饲料盘中有料。1~2 周龄每天饲喂5~6 次,3~4 周龄每天饲喂4~5 次,5 周龄以后每天饲喂3~4 次。为了预防疾病发生和提高成活率,可在饲料中加入0.2% 的土霉素,饮水中适量添加抗生素、糖和维生素C。
调整适宜温度。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而且绒毛稀少,不能起到御寒作用,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最初的育雏温度可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下降2~3℃,直到18℃脱温。雏鸡在热源处挤堆或鸡群缩颈扎堆表明室温低,要提高温度;当大多数鸡远离热源或在墙边、角落堆伏时,表明温度过高,需降温。
保持合理的湿度。育雏室内空气湿度过低, 空气干燥,雏鸡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呼吸大量散发出去,室内灰尘增多,雏鸡易患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 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要定时清除粪便,勤换、勤晒垫草,保证饮水器不漏水,在通风换气时,特别是冬季通风应避免在早晚气温低时进行,同时不要让气流正对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