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袁大头”发行背后的一些故事。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令江南造币厂归财政部管理,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不久,袁世凯挟中外反动势力,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有三个原因促使北洋政府实行币改:一是孙中山虽辞去临时大总统,但应袁之邀,进京与袁世凯先后谈话13次。并于1912年12月3日发出“创议钱币革命,对抗沙俄侵略”的通电;二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农商总长张謇等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在市场上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而且各有各的流通范围,规格不一,折算繁琐,对收税、发饷、交换都有不便,市面恐慌,民众积怨,也主张实行币改。三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也需要借助于货币,并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来提高他的统治地位。
因此,民国元年七月十五日,北洋政府设立了币制委员会,专门研究和拟定币制改革方案。民国二年一月十四日,又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并调整了组成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热烈争论,熊希龄内阁于1914年1月17日提出银本位制统一币制方案。同年2月7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要点是:国币铸发权专属于政府。旧有各官局所铸发之壹圆银币,政府以国币兑换改铸之,但于一定期限内,认为与国币壹圆有同一之价格。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89,铜11)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种类有银币四种:壹圆、半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国币计算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角,百分之一称分,千分之一称厘。自《国币条例》公布后,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有意参加拍卖,请来电或来邮件联系,来信请把藏品图片及藏品信息发到邮箱 />
征集部经理:陶经理
联系电话:
QQ:
联系邮箱 />
公司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3008号赢嘉大厦B座9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