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的古董哪里可以鉴定真假

  • 发布时间:2015-10-30 14:34:29,加入时间:2013年07月16日(距今4325天)
  • 地址:中国»福建»厦门:厦门市思明区厦禾路589号(银聚祥邸)
  • 公司: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范兴强,手机:15880237635 微信:fxq15880237635 电话:0592-2036605 QQ:2013924435

铜香炉是中国明清时期铜制品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精心冶炼的铜香炉,造型古朴典雅,深受世人的重视。近日,笔者从朝天宫古玩市场二楼“天佑阁”得知,以前是收藏市场冷门的铜香炉,近两年收藏价值逐渐凸显,部分制作精美的明清铜香炉价格足足翻了10倍。
    据了解,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工匠们在长期制作过程中积累了精湛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琴书侣”款铜香炉便是其中代表的一类。“琴书侣”即吴邦佐,是宣德铸炉时的工部吏臣,也是开铸仿宣的功臣。这件“琴书侣”铜香炉造型小巧玲珑,弧度自然,线条流畅,底部款识端庄、字体利落、做工精致,此造型也被称为“桥耳炉”。该炉是“琴书侣”三字款,反映出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介绍说,明代香炉以商周青铜礼器为造型蓝本,有鼎形、簋形、鬲形等多种款式。而宣德炉最早的仿制者吴邦佐,他按照铸造宣德炉的方法,并雇用原铸制宣德炉的工匠自行铸造,他所铸之炉精巧典雅,可与宣德炉媲美。
  铜香炉的收藏价值很高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焚香很多,所以香炉的用途很广,除了礼仪环境所需要用的熏衣外,还是书斋里便于诵阅、有益于理解及记忆的文玩清供。此外还有一种用途便是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之用。古代皇帝喜欢将此赏赐给佛教寺院,后来寺院多有仿制,便逐步成为专门的礼佛之物。
    明代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柱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时,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成品后的铜香炉色泽晶莹而温润,实在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炉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宣德炉的特征是铜质优良,造型古朴典雅,制作精细,纹饰精致,工艺精湛。器款在外底正中,为刀刻阳文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书法近似欧体,器款的“德”字心上省略一横。这种“德”字心上的一横被省略的写法始于汉代,汉碑、魏碑中的“德”字心上普遍省略一横。唐代书法字帖的“德”字写法既有省略一横,也有保留一横,如欧阳询字帖的写法省略一横,颜真卿、柳公权字帖的写法则保留一横。元代赵孟頫字帖的“德”字写法也省略一横,明代继续流行这种写法。现在传世的“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铜香炉很多,最常见的是桥耳钝锥足圆形炉,它既有明代的赝品,也有清代的赝品。底款“大明宣德年制”的“德”字心上省略一横的铜香炉是明代铸造,保留一横者则多数是清代所铸。当代的赝品更充斥市场。
    明代宣德时期是铜香炉铸制的鼎盛期,此后铸炉比较著名的有“玉堂清玩”的严东楼,嘉靖年间的学道。万历、天启年间的甘文堂、周文甫、施念峰、胡文明等,还有明末的石叟以及景泰、正德、崇祯、康熙、雍正的年号款。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