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绞胎标本的窑址现已验证的有河南巩县窑、陕西黄堡窑、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山西浑源窑。其中巩县黄冶窑最为突出,不仅数量大,品种多,更以其烧造历史早. 唐代绞胎和唐三彩一致,均以高岭土作胎,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白中带粉红,大都施低温黄釉、绿釉和三彩釉三种色调,以黄釉居多,三彩釉最少,主要形状有圆角长方枕、倭角长方枕、三彩釉长方枕。 其瓷化程度很高,胎质坚硬,质地细腻。器物成型规整,制作精细,器壁较薄,胎土为白、褐两色相绞,纹理横竖交织,十分独特。器物为满釉支烧,底部有三个钉痕,有专家认为是北宋当阳峪窑中的,国内孤品,有专家认为是焦作矿山窑的东西。我们知道焦作矿山窑也在当阳峪窑系列中. 唐代的绞胎陶瓷与唐代的三彩陶瓷工艺性能几乎一样,所以釉面的判别也大同小异。绞胎的釉面与三彩一样,釉面开片细小,且开片边缘多微微上翘,施釉边缘一般无积釉现象。由于绞胎器很多是实用器,釉面边棱处多见磨损现象。釉面温润度、油润度强,釉面亮丽而不昏暗
郑州中博鉴藏古玩艺术会馆 《中博鉴藏》经理: 李松涛 手机/: 电话:0371— Q Q :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航海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中州古玩城二楼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