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选中历文物检测鉴定中心
乾隆皇帝与存世孤品“转心瓶”的情缘
主题纹饰为清高宗行围图,由粉彩漏窗式景障、动态牙雕人物近景、乾隆行围牙雕人物和粉彩秋郊山野背景图四部分组成,形象地再现了皇家行围的盛大场面。整器结构奇巧,造型端庄,工艺繁复,纹饰精妙。它的制作借鉴了珐琅、绘画、青铜、玉石、园林、牙雕、小木作、机械技巧等工艺手法,使转心瓶富有时空变幻的艺术观赏效果。器底施湖绿釉,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转心瓶”为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在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能够转动的内瓶。据考证,此器烧制于乾隆八年(1743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之间,原放置在清奉天行宫,即沈阳故宫,1914年由民国中央政府收存于当时的北平古物陈列所,1933年划归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即现在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一件流传有序的官窑重器。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官窑生产了二、三十件转心瓶,但此种结构的仅此一件,因此,此器为存世孤品,极为珍罕。
从近几年的蓝釉瓷拍卖市场情况来看,雍正蓝釉瓷无疑是赢家。尽管乾隆蓝釉瓷的上拍总量更多,但高价成交者多是雍正蓝釉瓷。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为例,在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推出的三件雍正蓝釉瓷器:清雍正·霁蓝釉撇口观音瓶、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和清雍正·天蓝釉六楞葫芦瓶分别以602万港元、1634万港元和458万港元高价成交。另外,香港恒丰集团拍卖有限公司2014年春季拍卖会上也曾亮相过一件“清雍正·霁蓝釉梅瓶”,当时估价为100—150万元,最终以253万元成交。此瓶曾在香港苏富比2009年秋季拍卖会上亮相过,当时以146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28.6万元)成交。时隔四年半,再度亮相拍场,增值了近一倍。
中历文物检测鉴定中心是经国家工商局,商务厅,文物局批准的,全国唯一专业文物检测鉴定机构。为我国仅有具文物检测鉴定资质机构之一。坐落在中国的中部长沙。
中心检测鉴定过程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藏家可全程参与。所出具的检测结果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国家司法机构,如公安局、法院等在无法确定文物真伪时,均选择我中心检测仪进行检测作为司法依据,是目前文物检测鉴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