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字画拍卖交易价格

  • 发布时间:2017-08-17 09:03:48,加入时间:2014年03月05日(距今4079天)
  •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摩诃路
  • 公司:文化集团,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张女士,手机:17621033189

 
 
    通过90分钟的历史性叙述,影片展现范曾先生非凡的艺术成就与人生历程,向人们揭示了一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跨越时代的文化原因——而这种原因过去常常被人们忽略了。通过影片我们知道:范曾先生的“背景”是一个家族长达400余年艰辛、执著的文化守望,是几代知识分子血脉相连的精神探求。
 
    作为一部纪录电影,它的第一要义是真实。观众在观看纪录影片的时候,没有一种像故事片那样对艺术假定性的集体默认,他们必须确认纪录镜头前的每个人物、每个事件、每个情景都是真实的、可信的。进而言之,在故事片的叙事逻辑不能引入纪录片的时候,在纪录影片的作者不能够通过虚构的方式来再现人物性格的时候,纪录电影必须对它表现的人物进行真实的“剪辑”,必须把那些有性格光彩的人生片段用电影的镜头组接起来,进而完成对人物个性的展现。应当说,在这方面纪录片《范曾》对“主人公”的性格“组合”是成功的,影片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民族荣辱为己任、以国家兴亡为天职的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
 
    范曾先生自称是一位“痴于绘画”的艺术家,但是他并不是那种把自己关在画室里作画的艺术家。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他认识范曾有三步曲,即由画家到国学家,由国学家到思想家。这就是说,季羡林先生对范曾先生的认识,不仅是从一个领域转到了另一个领域,而是从一种境界上升到另一种境界。范曾先生曾经说过:“凡中国先哲深睿高华之感悟、史家博雅浩瀚之文思、诗家沉雄逸迈之篇章,皆为中国画源头活水。”他不断地从中国哲学、历史、文学中汲取文化的力量。他高举的艺术旗帜上面写的是“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八个大字。对纪录片《范曾》,我们感触特别深的就是影片所表现出来的范曾先生的这种人格精神。他在进行艺术创作、寻找艺术真谛的同时,一生都没有放弃对人的风骨与魂魄的自我完善。无论在什么年代、身处什么境遇,不论是在磨难中、还是在顺境里,他始终坚持着自我人格的塑造,这是范曾先生最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的地方。一位艺术家如果没有这种人格的风范,没有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他的艺术也无法迈向登峰造极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创作拼到底,拼的是一种人格精神,拼的是一种自我意志。
 
 
 
 
 
范曾作品拍卖成交价格
 
徐悲鸿 范曾 六朝诗意 4370万
范曾 1990年作 达摩 咨询价 873.6万
范曾 2002年作 竹林 806.4万
范曾 人物 镜心 787.75万
范曾 1991年作 灵泉 784万
范曾 2012年作 伯乐 782万
范曾 2002年 竹林七 770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爱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
 
  “玩”古玩渐成时尚
 
  古玩又称古董,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票据、老旧家具、今古钱币、竹木根雕、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凡今天以前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似乎都叫古玩,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茶余饭后,闲暇时节,或独自一人,或邀上三两知己好友,细细把玩品评,便可使人恍然间仿佛穿越了时空,遨游于岁月长河中。
 
  如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玩古物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直到清末民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墙上多多少少会挂上几幅名人字画,厅堂上多多少少会摆上一圈红木桌椅,案几上多多少少会供上一些陶瓷、玉雕、奇石作为摆设。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