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去哪里鉴定最权威,市场价格多少

  • 发布时间:2017-08-17 09:03:48,加入时间:2014年03月05日(距今4176天)
  •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摩诃路
  • 公司:文化集团,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张女士,手机:17621033189

 
 
 西周中期是指穆王至夷王阶段。穆王时期,青铜器各个方面出现了急剧的变化,和西周早期的情况形成了明显的分界,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它打破了商代以来的陈旧模式,开辟了青铜文化的新天地。在器物的造型设计和纹饰结构方面有许多新突破,特别是它基本上放弃了青铜器纹样对称构图的规律,把形象图案变为抽象的纹样,大量采用比较自由的连续构图方法,使得装饰图案产生较为活泼的效果。这种变革是意识形态变化在青铜艺术上的一种反映,它为以后春秋战国青铜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出现了许多新的式样,但同时也保留着原有的传统式样。这个特点在穆王、共王时期尤其明显。懿王、孝王以后,青铜器的传统式样虽然渐渐淡化,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一些旧时的痕迹。可确定为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很多,但具体到某一器物属于哪个王世的推断存在一定的争论,但从这些器的一般特征来看,应该处在中期范围之内这是不容质疑的。穆王时的重要青铜器有长由盉、通簋、刺鼎、班簋、静簋、丰尊、丰卣等。共王、懿王时的重要青铜器有三年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墙盘、九年乖伯簋、十二年永盂、十五年趞曹鼎、廿年休盘、师遽簋、师遽方彝、效卣、元年师虎簋、二年王臣簋、二祀趩尊、二祀吴方彝、牧簋、望簋、史免器群等。孝王、夷王时有师晨簋、师兑簋、师俞簋、五年谏簋、大克鼎、小克鼎、大克等。
 
 鼎类器的器形比较复杂,存在着新旧两种形制。如共王时代的两具趞曹鼎,其中七年趞曹鼎是器腹低垂的柱足鼎,这种鼎在西周前期是非常常见的,昭王时代的师旂鼎就是这一形式;十五年趞曹鼎是器体宽大而浅的垂腹附耳鼎,是新的形式。此时柱足或兽蹄足的垂腹鼎,无论是大器或是小器,和西周早期相比,体宽而器腹较浅,这种情形大约出现在昭穆之际,以后成为盛行的式样。这个时期较晚时还出现了一种鼎:形如锅壮大敞口圜底兽蹄足鼎,称为盂鼎。
 
 
 
 
西周青铜器拍卖成交价格
 
西周 青铜夔龙纹方座簋 咨询价 2875万
西周 青铜提梁卣 966万
西周 乳钉纹青铜簋 345万
西周 青铜“骉”鬲 25-35万 310.5万
西周,公元前10世纪 青 咨询价 299.45万
西周 青铜兽面凤纹云彝 287.5万
西周 青铜窃曲瓦纹 236.5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作伪的陶瓷器、青铜器赝品表面因做旧而残留显现出来的色、泽、浮光,行话叫“火气”,有的地方称为“贼光”,对仿品和作伪手法很高,具有很大迷惑性使人受骗上当的做旧器物表面残留下来的色、泽、光,行话称“妖气”。“火气”是赝品上自身存在的表面浮光、新泽,有一定鉴识经验的人,可以鉴别出来。 “妖气”是做旧时,新货表面上的浮光、新泽被人为伪装深藏在背后,诱使过于自信的内行和功力不深厚的藏家“走眼”受骗。 
 
  有的老货如老红木家俱、竹木器、骨器、紫砂壶等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质感的包裹物,青铜器表层会形成一层黑漆似的包裹物,古玩行话把这种物象叫作 “包浆”,有的地方也称作“皮壳”,“包浆”或“皮壳”是岁月记录,在古器物表面的一种痕迹,人力是难以仿制作旧的,因此,“包浆”或“皮壳”成色是鉴定古玩的重要依据之一。 
 
  古玩业里,把坐在店铺里做生意的叫“坐座”。在南北市面上,又把做国内生意为主且经营项目主宗业务为工艺品类古玩商铺,称为“本庄”,把做外国人生意为主的同类商铺称为“洋庄”。把赶集市或临时沿街找空地做流动生意的叫“设摊”、“摆摊”、“摊地皮”。 
 
  出土的古玩文物称“地货”,新出土的“古玩”叫“生坑”,出土后的传世古玩文物叫“熟坑”。从江河湖海底打捞出来的货物称“水货”。无论“地货”、“水货”,尤其涉足“生坑”,一定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稍有不慎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