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这幅画时,任伯年48岁,吴昌硕44岁。画面上,一大片棕榈为背景,浓淡墨勾染并施,棕榈树下,昌硕先生倚书与朱琴,赤膊席地而坐,静静地纳凉,神情自若,一股英杰不凡之概,流溢于眉睫之间。任伯年的这一画,随即带出了任伯年、吴昌硕与海上画坛说不尽的往事。
早在1883年3月,吴昌硕借上海登船的机会,首次在“颐颐草堂”里拜望了慕名已久的海派书画翘楚任伯年,任伯年欣喜地为吴昌硕作了《芜青亭长像》。谈话间,上海艺苑初现勃兴的势头令吴昌硕十分向往。1887年,对于任、吴二人来说都非比寻常。当时,被称为东方巴黎的上海正以它巨大审美创造力和包容性,吸引着各地的书画家。也正是那年,吴昌硕在和任伯年等人切磋艺事后不久,携全家迁往了上海。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剔的眼光,初到上海的吴昌硕生活并不理想,作品乏人问津,一度曾住在吴淞江的小船上。而此时的任伯年早已名扬海外,润例之高,据说一张四尺画几乎可以养活一家数口人一个月。
作为第一代海派书画群体的重要人物,任伯年扶持学子的气量着实可贵。他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号召聚集了一批有才华和底气的书画家,并为他们撰写荐语,这里面就包括了吴昌硕。正是这样,海派书画家整合成了一个精英团队,他们提携后进、襟怀坦荡、高风亮节,推动着海派艺术不断成熟。
任伯年()名颐,浙江山阴人,故画面署款多写"山阴任颐"。儿时随父学画,十四岁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以卖画为生。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
任伯年作品拍卖成交价格
任伯年 华祝三多图 镜片 万 16675万
任颐 光绪庚辰(1880 万 3220万
任伯年 华祝三多图 立轴 咨询价 2860万
任伯年 华祝三多图 立轴 咨询价 2419.2万
任伯年 1891年作 玉 万 2127.5万
任颐 光绪辛卯(1891 万 1725万
任伯年 己巳(1869年 万 1495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和其他商品一样,书画艺术品的价格总体上由供需关系决定;但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书画艺术品的整体供给相对稳定,作品之间的异质性较强,因此市场需求在定价 中起主导作用。在当前拍卖市场中,90%的上拍作品来自于已经去世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存量已经固定,其中的珍品更是可能大多被博物馆或收藏大家永 久收藏,使得流通市场的作品数量趋于减少。具体到每一幅书画,即便是同一画家的多幅作品之间,由于创作时机与环境,蕴含着画家不同的情感和构想, 各幅画作之间的可替代性较小,这种稀缺性决定了书画作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很小,甚至为零,任何需求的增加最终都会表现为价格的上涨。因此,给定任一画作,其 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的大小,当人们的购买能力和欲望增强时,价格必然上涨。
书画市场的第二个独特之处在于,书画作品兼具消费与投资双重属性。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既可能源于书画本身带来的精神愉悦,也可能来自以书画为载体进行财富 保值增值的需要,抑或是两者的叠加。从消费属性的角度看,书画的独特性、稀缺性使其具有奢侈品的属性,购买书画作品往往成为个人文化品味、巨额财富和尊贵 身份的象征。书画作为奢侈品,其需求与个人财富量正相关,居民收入水平和偏好对书画的需求有决定性作用。
从投资属性角度,书画投资的吸引力在于未来潜在的较高投资回报率及与其他资产的弱相关性。2000年以来,基于书画重复交易得出的投资回报率显示,书画市 场的年化收益率虽然有起伏波动,但始终在20%以上;此外,书画市场与股票、债券、房地产、黄金等资产均呈现出弱相关或者负相关,使其资产配置中具有一定 的对冲效应。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