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多种晶型,微臭,味带苦。极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和氯仿,但溶于稀碱液。溶液易变质,在碱性溶液中或遇光变质更速。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微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加热是稳定的。为体内黄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黄酶在生物氧化还原中发挥递氢作用),当缺乏时,就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使代谢发生障碍。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和外生殖器部位的炎症,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和阴囊炎等,故本品可用于上述疾病的防治。体内维生素B2的储存是很有限的,因此每天都要由饮食提供。维生素B2的两个性质是造成其损失的主要原因:(1)可被光破坏;(2)在碱溶液中加热可被破坏。
与所有其它维生素不同,轻微缺乏维生素B2不会引起人体任何严重疾病。但是严重缺乏维生素B2会引起一些病症如:口角炎、舌炎、鼻和脸部的脂溢性皮炎;眼睛角膜发红,充血等。
其他:与维生素B6、维生素C及叶酸一起作用,效果。据目前所知,维生素B2没有毒性。
维生素B2的主要生理功用是作为辅酶促进代谢。核黄素和磷酸及一分子蛋白质结合成为黄色酶。这一类酶又叫脱氢酶,重要的是要非常介导的氢原子转移对糖、脂和氨基酸的代谢都很重要。它是许多动物和微生物生长的必需因素。 维生素B2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生成黄酶。黄酶在物质代谢中起传递氢的作用,参与组织的呼吸过程。
用途:营养增补剂。用语米、面包、饼干、巧克力、调味酱、色素。限量:小麦粉0.2mg/100g;乳制品0.9-095mg/100g;酱油25-40mg/L谷物及其制品、饮料、乳及乳饮料、饮液3-5;婴幼儿食品4-8;食盐。
含量:98%-102%
维生素B2(核黄素)
原料药
规格:99%
分子式:C17H20N4O6
分子量:376.37
质量标准: 医药级, CP2005
项 目 指 标
比旋度 -120~-140
酸碱度 合格
干燥失重% ≤ 1.0
炽灼残渣% ≤ 0.2
含量% 98.0~102.0
感光黄素 ≤ 0.016
中文名称:维生素B2
中文别名:核黄素; 7,8-二甲基-10-(1'-D-核糖基)-异咯嗪
CAS登录号:
英文名称:Riboflavin
分子式:C17H20N4O6
分子量:376.37
EINECS:
CAS登录号:
分子式:C17H20N4O6
分子量:376.37
详细描述:
维生素B2物理化学性质
熔 点:290℃
折 射 率:-135 ° (C=0.5, JP Method)
比旋光度:-135 o (C=5, 0.05 M NAOH)
密 度:1.65
水 溶 性:0.07 g/L (20℃)
外 观:黄至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
溶解性:易溶于碱性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微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