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制作的紫砂壶,最初是从模仿供春壶开始的,做的壶体比较大。后来,他结识了著名隐士陈继儒,陈继儒对时大彬日后的壶艺产生了巨大影响。陈继儒给时大彬讲饮茶之道,又给他讲茶壶大小、深浅对品茶的影响。时大彬顿开茅塞,开始试做小壶。
这一改,不仅使紫砂壶更加适合品茶所需,而且给这种实用器具赋予了雅玩的性质,小小紫砂壶,成了可供欣赏的艺术品,实现了紫砂工艺上一次质的飞跃。用小壶泡茶,从品饮的角度讲,很有道理。明代冯可宾的《茶笺》里说得很详细:“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清朝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也说:“壶宜小不宜大,壶盖宜盎不宜砥,汤力茗香,俾得团结氤氲。”
当时文人雅士的茶艺生活,除了追求生理上的享受,更追求饮茶过程中的意趣。冯可宾就说过:“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1874年,日本人奥玄宝写了一部紫砂壶专著《茗壶图录》,里面谈到紫砂壶的“理趣”问题:“壶,本玩具也,玩具之可爱在趣而不在理……知理不知趣是为下乘,知理又知趣方为上乘。”
对于时大彬的小紫砂壶,明清文人给予了高度赞誉。明代陈贞慧《秋园杂佩》称赞说:“时壶名远甚,即遐辄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
姓名: 时大彬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573
逝世日期: 1648
职业: 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
主要成就: 确立了紫砂业高难度技术体系
代表作品: 三足盖壶,六方壶,紫砂扁壶,天香阁壶,僧帽壶
时大彬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格
明 时大彬制圈扭壶 咨询价 1344万
明万历 时大彬制紫砂醴泉 万 492.8万
张廷济等 时大彬制汉方壶 3-5万 49.28万
清早期 时大彬款巨壶 30-50万 34.5万
唐云题时大彬壶旧拓片楠木 15-18万 34.5万
明末清初·时大彬制紫泥圆 32-45万 20.7万
清早期 时大彬龙蛋壶 12-15万 13.8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反腐带来礼品市场的收缩以及拍卖行经营业务的集中,也被安德鲁认为是市场下滑的原因。但在林林总总的因素中,“市场供给偏弱”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方面。“各项财富指标只能解释艺术品市场调整的部分原因,而市场供给才是影响艺术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安德鲁写道。她认为,大量高质量拍品已经陆续在2011年之前流入博物馆以及专业藏家手中,从而进出市场流通,且在未来中短期内重回市场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进一步抑制了这些拍卖板块的增长。而拍品质量和真假问题使得买家趋于谨慎,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流拍率高达53%,达到了近5年的值。
就2015年春拍的情况看,安德鲁认为,名作供应不足的情况可能得到改变。她作出此预测的依据是:中国嘉德以2.79亿元拍出的潘天寿《鹰石山花图》以及1,26亿元拍出的李可染《井冈山》可能提振市场信心。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