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收藏与拍卖在前几年尚是冷门,但近两年逐渐走热。无论是3月下旬纽约亚洲周推出的由70件铜镜组成的“铜镜珍藏”拍卖,还是目前正在浙江博物馆举办的首次大规模“古镜今照”大展,都说明了中国古代铜镜正处在价值回归的阶段,尤其是铸造工艺极其精美的唐代及唐以前的铜镜。
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上的优势一直为世所公认,而古铜镜正凭着这一优势而被世界承认,除了细如发丝的精良铸造工艺外,铜镜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铜镜另一个被追捧的原因就是经过长年的历史积淀,反映的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位置。
中国铜镜历史源远流长,《韩非子》记有“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据考古发现,中国古代铜镜最初在夏代至商代初期的齐家文化中首先出现,如1976年青海贵南尕马台M25出土的七角星纹铜镜。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古代铜镜已进入发展的成熟期,但早期铜镜一直是王公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有着一定的级别限制。进入汉代,随着经济的发展,铜镜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反映在铜镜的纹饰上,社会生活类纹饰大量出现。到了唐代,国家强大、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铜镜发展到了全盛阶段。唐太宗因此也留下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宋代以后,由于部分制作工艺的失传,而改用翻砂方法铸造铜镜,铜镜制作在宋代开始衰落。明清时期玻璃镜逐渐普及,使铜镜结束了其实用与审美兼具的发展历程。
海兽葡萄镜拍卖成交价格
海兽葡萄镜 万 1495万
唐 海兽葡萄镜 80-150万 341.6万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 万 268.8万
双龙海兽葡萄镜 万 264.5万
双龙海兽葡萄镜 万 230万
双龙孔雀海兽葡萄镜 万 230万
唐 六瑞兽海兽葡萄镜 30-60万 190.4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目前,占据中国艺术品销售份额的依旧是中国内地的拍卖公司,在经历了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拍卖行面临着市场转型带来的阵痛。而当人们将目光转向中国内地拍卖市场以外的领域,能够发现,情况还有颇多可喜之处。
根据artnet提供的数据,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销售额下挫了9%,但海外的中国艺术品销售表现平稳,仅仅下滑了1.1%。此外,还有诸多指标可以反映海外市场的健康:海外市场的中国艺术品成交份额已经从2013年的27%上升到去年的29%;海外市场的成交率为60.9%,高于中国内地的46.7%。当然,并不能说中国艺术品已经完全国际化。仔细分析数据,能够看到:境外市场中78%份额为亚洲区域贡献,其中香港市场又占据亚洲市场的91%。因而,即便在数据上被归类为亚洲区,但其买家依然来自中华文化圈。
除了亚洲(以香港为主)之外,北美和欧洲市场在中国艺术品流通中占据一定权重。其中,北美市场占成交额的12%,欧洲市场占9.7%。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