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汉棠的外曾祖父邵云甫是紫砂一代宗匠邵大亨的后裔,邵云甫的紫砂陶艺在东南亚和日本极负盛名。汉棠四个舅父邵元章、邵宪章、邵茂章、邵全章皆为紫砂高手。邵茂章以水平壶和独钮壶闻名;邵全章水准极高,与顾景舟切磋甚密。汉棠之母邵赛宝出身紫砂世家,与徐门的父亲徐祖纯结婚后,育六子一女,汉棠排行第三。
徐汉棠回忆,“在我懂事时,家里有住房四楼四底、厂房八九间,常年雇佣六七个工人,临时工三四人,一般每天三桌人吃饭。”
当时,徐“福康”生产经营规模堪称紫砂行业第一,每月产量约5000件,全年数万件,烧成后,由木船运至常州,再转铁路发往各地。天津、辽宁、山东等地的店号被徐家全包。因经营得法,全家富足,十六七口人吃穿讲究,已用起了电灯、留声机。
抗战前,紫砂有一段兴盛时期,除“福康”外,还有“豫丰”、“利永”、“吴德盛”,以及上海的“铁画轩”,“铁画轩”老板戴国宝之子戴相民与顾景舟交往很深。
1937年抗战开始后,紫砂行情萧条,生意一落千丈,汉棠父母带着孩子们逃往乡下,岁月艰难。1938年日军在宜兴投掷弹,城区变成一片瓦砾,所有店面全毁,紫砂行业一蹶不振。1940年,形势稍稳,行业渐有起色。
1945年解放战争开始后,紫砂市场又趋萎缩,徐家勉强为生。1948年,上海的“铁画轩”向徐家发出一笔制作12万只笔筒的大订单,徐汉棠参与生产,日夜赶制。他勤动脑筋,老前辈一天做50只笔筒,他能做500只。另一批把玩小件,他每天能做1000只。徐汉棠最初的基本功就在那时练成。
徐汉棠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格
徐汉棠 四世同堂 60-80万 69万
徐汉棠 《裙花提梁》 50-70万 69万
徐汉棠 灵芝提梁壶 28-40万 59.8万
徐汉棠制、韩天衡刻 《秦 50-70万 57.5万
徐汉棠 菱花提梁 25-50万 57.5万
当代 徐汉棠仿古壶 6-8万 57.5万
徐汉棠制 韩天衡书 徐秀 30-50万 57.5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作伪的陶瓷器、青铜器赝品表面因做旧而残留显现出来的色、泽、浮光,行话叫“火气”,有的地方称为“贼光”,对仿品和作伪手法很高,具有很大迷惑性使人受骗上当的做旧器物表面残留下来的色、泽、光,行话称“妖气”。“火气”是赝品上自身存在的表面浮光、新泽,有一定鉴识经验的人,可以鉴别出来。 “妖气”是做旧时,新货表面上的浮光、新泽被人为伪装深藏在背后,诱使过于自信的内行和功力不深厚的藏家“走眼”受骗。
有的老货如老红木家俱、竹木器、骨器、紫砂壶等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质感的包裹物,青铜器表层会形成一层黑漆似的包裹物,古玩行话把这种物象叫作 “包浆”,有的地方也称作“皮壳”,“包浆”或“皮壳”是岁月记录,在古器物表面的一种痕迹,人力是难以仿制作旧的,因此,“包浆”或“皮壳”成色是鉴定古玩的重要依据之一。
古玩业里,把坐在店铺里做生意的叫“坐座”。在南北市面上,又把做国内生意为主且经营项目主宗业务为工艺品类古玩商铺,称为“本庄”,把做外国人生意为主的同类商铺称为“洋庄”。把赶集市或临时沿街找空地做流动生意的叫“设摊”、“摆摊”、“摊地皮”。
出土的古玩文物称“地货”,新出土的“古玩”叫“生坑”,出土后的传世古玩文物叫“熟坑”。从江河湖海底打捞出来的货物称“水货”。无论“地货”、“水货”,尤其涉足“生坑”,一定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稍有不慎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