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紫砂联营处于1950年成立。1955年1月,“汤渡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成立,徐汉棠全家加入合作社。最初入社的,包括著名的“紫砂七大老艺人”任淦庭、顾景舟、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蒋蓉等30多人。
顾景舟第一入室弟子
徐汉棠从小耳濡目染,凡经历的事都离不开紫砂,父母、舅舅都是他的启蒙之师。
“我读小学时,暑假到外婆家,小舅邵全章带我去顾景舟家玩,我看到顾景舟泥凳上的工具规矩有样,灵巧得像玩具,我就拿着玩。”
顾景舟是一个极其细致之人,对制壶工具尤其讲究,常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后辈。见泻棠把玩工具,就说:“你玩我的工具可不能弄坏,这是我的吃饭家伙!”
1952年,由于紫砂行业不景气,许多人被迫改行。那年,徐汉棠随顾景舟到上海找工作。顾景舟本要进上海天源化工厂,但体检出“钙化肺结核”被退回,徐汉棠也没挤进福兴隆电炉厂,报考华东军政大学也因故未录龋
从上海回到丁蜀镇,顾景舟出了道题,让徐汉棠做一副“矩车”工具。一周后,顾老见工具做得不错,便说:“汉棠这个徒弟我收定了。”徐汉棠清楚记得,“1952年3月,我成为顾景舟的第一入室弟子。”
忆起与顾老相处的岁月,徐汉棠说:“我在师傅家学艺时,他一边教我,一边自己做壶。他在30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种菊花、喂金鱼、养画眉鸟。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练字。有时吟几句唐诗,哼两句京剧,什么《盗御马》、《窦尔敦》唱段,还常到我家与父亲等人‘比武’较量。”
顾景舟的母亲对汉棠厚爱有加,常留他吃饭。“我记得最香的是雪白的粳米饭、洋葱头炒咸肉和青菜,这些事情让我至今回味无穷。”
学艺、入社
徐汉棠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格
徐汉棠 四世同堂 60-80万 69万
徐汉棠 《裙花提梁》 50-70万 69万
徐汉棠 灵芝提梁壶 28-40万 59.8万
徐汉棠制、韩天衡刻 《秦 50-70万 57.5万
徐汉棠 菱花提梁 25-50万 57.5万
当代 徐汉棠仿古壶 6-8万 57.5万
徐汉棠制 韩天衡书 徐秀 30-50万 57.5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作伪的陶瓷器、青铜器赝品表面因做旧而残留显现出来的色、泽、浮光,行话叫“火气”,有的地方称为“贼光”,对仿品和作伪手法很高,具有很大迷惑性使人受骗上当的做旧器物表面残留下来的色、泽、光,行话称“妖气”。“火气”是赝品上自身存在的表面浮光、新泽,有一定鉴识经验的人,可以鉴别出来。 “妖气”是做旧时,新货表面上的浮光、新泽被人为伪装深藏在背后,诱使过于自信的内行和功力不深厚的藏家“走眼”受骗。
有的老货如老红木家俱、竹木器、骨器、紫砂壶等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质感的包裹物,青铜器表层会形成一层黑漆似的包裹物,古玩行话把这种物象叫作 “包浆”,有的地方也称作“皮壳”,“包浆”或“皮壳”是岁月记录,在古器物表面的一种痕迹,人力是难以仿制作旧的,因此,“包浆”或“皮壳”成色是鉴定古玩的重要依据之一。
古玩业里,把坐在店铺里做生意的叫“坐座”。在南北市面上,又把做国内生意为主且经营项目主宗业务为工艺品类古玩商铺,称为“本庄”,把做外国人生意为主的同类商铺称为“洋庄”。把赶集市或临时沿街找空地做流动生意的叫“设摊”、“摆摊”、“摊地皮”。
出土的古玩文物称“地货”,新出土的“古玩”叫“生坑”,出土后的传世古玩文物叫“熟坑”。从江河湖海底打捞出来的货物称“水货”。无论“地货”、“水货”,尤其涉足“生坑”,一定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稍有不慎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