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入社
1952年3月徐汉棠正式拜师后的“处女作”是一只水罐,形制虽简却意义非凡。
“直到今天,它还摆在我的工作台上,它依然是我最得心应手的茶具。这不是一件普通的器物,它目睹了我每一件作品的成功与失败,见证了我从艺的道路,寄托我很多情感。每当看到它时,就像师傅在注视我,我时刻不敢停顿。”
徐汉棠的第二件作品,是个喷水壶。为了取悦师傅,汉棠使出浑身解数。推敲每一个转折,每一条线形之间的关系,圆柱式渐宽的形体和腹部微鼓的造型。“这个壶今天用起来,还非常流畅顺手。”徐汉棠微笑。
1955年进入“汤渡陶业合作社紫砂工场”后,徐汉棠生产的第一批壶是茄段壶。
每做一个壶,只赚0.145元,开始时每天我只能做3个,一天收入不足5角。那时,我已有了2个孩子,妻子刚开始学艺,几乎不能糊口,需要父母帮助。”
为了生计,徐汉棠给自己定下指标,每周多做一个。后来,徐汉棠1小时就能做1个茄段壶,每天能做9-10个壶。
师从顾景舟长达30年,徐汉棠眼里的老师是多才多艺、行事讲究、性格固执的人。顾老见学生做不好壶,常会开骂:“你的眼睛瞎了啊!”而他对勤奋又善思的汉棠稍显温和。
徐汉棠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格
徐汉棠 四世同堂 60-80万 69万
徐汉棠 《裙花提梁》 50-70万 69万
徐汉棠 灵芝提梁壶 28-40万 59.8万
徐汉棠制、韩天衡刻 《秦 50-70万 57.5万
徐汉棠 菱花提梁 25-50万 57.5万
当代 徐汉棠仿古壶 6-8万 57.5万
徐汉棠制 韩天衡书 徐秀 30-50万 57.5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作伪的陶瓷器、青铜器赝品表面因做旧而残留显现出来的色、泽、浮光,行话叫“火气”,有的地方称为“贼光”,对仿品和作伪手法很高,具有很大迷惑性使人受骗上当的做旧器物表面残留下来的色、泽、光,行话称“妖气”。“火气”是赝品上自身存在的表面浮光、新泽,有一定鉴识经验的人,可以鉴别出来。 “妖气”是做旧时,新货表面上的浮光、新泽被人为伪装深藏在背后,诱使过于自信的内行和功力不深厚的藏家“走眼”受骗。
有的老货如老红木家俱、竹木器、骨器、紫砂壶等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质感的包裹物,青铜器表层会形成一层黑漆似的包裹物,古玩行话把这种物象叫作 “包浆”,有的地方也称作“皮壳”,“包浆”或“皮壳”是岁月记录,在古器物表面的一种痕迹,人力是难以仿制作旧的,因此,“包浆”或“皮壳”成色是鉴定古玩的重要依据之一。
古玩业里,把坐在店铺里做生意的叫“坐座”。在南北市面上,又把做国内生意为主且经营项目主宗业务为工艺品类古玩商铺,称为“本庄”,把做外国人生意为主的同类商铺称为“洋庄”。把赶集市或临时沿街找空地做流动生意的叫“设摊”、“摆摊”、“摊地皮”。
出土的古玩文物称“地货”,新出土的“古玩”叫“生坑”,出土后的传世古玩文物叫“熟坑”。从江河湖海底打捞出来的货物称“水货”。无论“地货”、“水货”,尤其涉足“生坑”,一定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稍有不慎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