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价值”
说到收藏,就不得不提到两个词——“知识”和“价值”。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都离不开这两个概念。在掌握了和田玉的基本常识和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对和田玉进行搜罗与收藏。久而久之,随着藏品数量的增加,以藏养藏,以藏贩藏,甚至进行大量资本投入,才能水到渠成、彰显成效。但时下众多的玉文化爱好者和收藏者,多数不具备核心的和田玉知识和收藏理念,甚至有些人在“翠玉不分”、“石玉不分”的状态下迫不及待地加入收藏行列,也就是业内常说的“外行玩家”。这类人群的比例在逐日增加,这类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历史传统的颠覆、教育制度的倾斜、社会文化的变异、浮华逐利的大众心态等是导致这类现象出现的直接或间接的因素……上世纪40、50、 60,甚至70年代出生的人,由于受世袭的博古风气和怀旧心态的影响,耳濡目染或多或少地都学习了一些和田玉的常识和知识。无论是懂玉或不懂玉,只要提到 “玉”这个字,都不同程度有一种莫名的好感,这就是玉文化的魅力。而80、90后在这种传统文化上则是一个断层,这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产物。
因此,掌握和田玉知识是每个试图收藏或投资和田玉的人必须下的功夫。而这类知识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所成,需要海量细致的阅读、科学客观地理解相关书籍,需要频繁地光临和田玉市场和门店,认真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和田玉材质、工艺及历史特征,多多听取和田玉经营从业人员的说法和经验,日积月累,才能触类旁通,从众多和田玉真品、赝品和仿品中分辨出真假优劣。因此,笔者对刚入门的爱好者赠送八字真言——“只看不买、多看少买”。学习研究最为关键,这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收藏知识的积累,才能了解和田玉真正的价值所在。而和田玉价值的综合比,就如同央视《探索》栏目里所总结的,25%是历史价值,25%是工艺价值,50%是材质价值。众所周知,和田玉从材质上分为两大类——山料和籽料。山料是大块山石开采出来的原生矿料。籽料,是历年昆仑山地质灾害造成的滑坡或洪水冲入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里的山石,经过几千上万年河水的浸泡和冲刷形成的卵石,又称次生矿料。这种卵石状玉石由于长期的浸泡和石墨的入侵,内外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质地坚实,油润光滑,色彩斑斓,成为玉石收藏品中最为独特的宝石。古人言“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籽料是在地表和河床里,容易接近,所以自古至今(尤其是近现代)的大量开采,造成和田玉籽料的矿产资源已经彻底枯竭。和田玉的价值体现是完美的,历史文化赋予它深刻的含义,精工细琢成就它外观的超绝,稀缺的资源造就它不菲的身价……
玉有“三品”
和田玉拍卖成交价格
和田玉松荫对弈图山子 万 291.2万
吴灶发 和田玉籽料「花好 万 287.5万
20世纪中期 和田玉籽料 万 276万
和田玉籽料西塘一隅牌 万 268.8万
吴德升 和田玉籽料鹤女把 万 257.6万
和田玉籽料溶月澹风牌 万 257.6万
翟倚卫 和田玉籽料海棠千 万 241.5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那么为什么会说现代书画收藏更有潜力呢易从字画分析在现代书画艺术品出现这种现象有俩种原因:一是反腐风暴导致礼品市场遇冷,需求减少,价格也在下跌;二是之前的书画艺术品市场泡沫过多,虚高的价格导致无人继续接手。此外,房地产低迷,原本投资房地产的人资金紧缩,加上股票行情上涨,吸引了其余流动资金。首先由于大量机构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未来在书画艺术市场人员结构的将出现两极分化显,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藏家相比,机构资金相对比较雄厚,机构有能力全部占有高端拍品,而个人却远远没有这个财力,传统意义上的个人收藏家逐步被边缘化,而企业藏家和机构收藏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书画艺术品的寒冬,反而这将是书画艺术品投资新的转折点,目前的艺术品才回归了它原来的本质,艺术是大众的,不应该是虚高的,不应该只是针对特殊人群而存在,艺术品的市场应该真正属于买方市场,我相信随着收藏群体的成长和新生力量的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消费结构将向大众市场转型,书画收藏消费将成为重要的艺术品需求来源。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