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不由长叹一声:老兄老矣,小弟好自为之吧!
“老兄”之典不胫而走,甚至变成了壶名。一时,求“老兄壶”的藏家,趋之若鹜。
仲芳为此正名:壶乃扁圆,仲芳所制,壶林秀出,乃李茂林之子也。
有人求教仲芳:同是砂土,何故君之妙手,即能点石若金,壶如盈月也?
仲芳答曰:茗壶若佳人,丰而不腴,艳而不俗,玉树临风,秋水春云;窈窕而不风骚,温情而非淫荡,此乃佳人,亦为佳壶也!
徐友泉,名士衡,字友泉。明万历四年至崇祯十六年间(年)江西婺源人。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徐友泉,名士衡,故非陶人也,其父好大彬壶,延致家塾。一日强大彬作泥牛为戏,不即从,友泉夺其壶土出门去,适见树下眠牛将起,尚屈一足,注视捏塑,曲尽厥状,携以视,大彬一见惊叹曰:‘如子智能,异日必出吾上。’因学为壶。”
徐友泉制作的壶,壶式多仿古尊诸器,如“汉方”、“扁觯”、“提梁卣”等,又有“蕉叶”、“莲方”、“菱花”、“鹅蛋”、“僧帽”、“扇面”、“圆珠”、“美人肩”、“西施乳”。仿花卉的有荷花、芝兰、合菊。并有竹节、橄榄、冬瓜、番象鼻……壶式层出不穷,而且泥色多变,技艺高超,所谓“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
吴梅鼎在其《茗壶赋》中称赞徐友泉的壶艺是“综古今,极变化,技近乎道,集斯艺之成。”徐友泉制的壶,以古朴风雅,妙出心裁,而为后人崇尚。然徐友泉直至晚年仍自叹曰:“吾之精,终不及时(即时大彬)之粗”,充分表白徐氏对壶艺的无限追求。
徐友泉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格
清 徐友泉制富贵牡丹诗文 无底价 10.45万
清 徐友泉制款红泥椭圆蒲 8-10万 9.2万
明晚期 徐友泉制紫砂高士 5-8万 7.28万
清 徐友泉款三足圆盆 6-10万 6.9万
清 徐友泉制腰圆浅盆 1.8-1.8万 3.58万
明 徐友泉制紫砂壶 6-8万 0.66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作伪的陶瓷器、青铜器赝品表面因做旧而残留显现出来的色、泽、浮光,行话叫“火气”,有的地方称为“贼光”,对仿品和作伪手法很高,具有很大迷惑性使人受骗上当的做旧器物表面残留下来的色、泽、光,行话称“妖气”。“火气”是赝品上自身存在的表面浮光、新泽,有一定鉴识经验的人,可以鉴别出来。 “妖气”是做旧时,新货表面上的浮光、新泽被人为伪装深藏在背后,诱使过于自信的内行和功力不深厚的藏家“走眼”受骗。
有的老货如老红木家俱、竹木器、骨器、紫砂壶等表面会形成一层玻璃质感的包裹物,青铜器表层会形成一层黑漆似的包裹物,古玩行话把这种物象叫作 “包浆”,有的地方也称作“皮壳”,“包浆”或“皮壳”是岁月记录,在古器物表面的一种痕迹,人力是难以仿制作旧的,因此,“包浆”或“皮壳”成色是鉴定古玩的重要依据之一。
古玩业里,把坐在店铺里做生意的叫“坐座”。在南北市面上,又把做国内生意为主且经营项目主宗业务为工艺品类古玩商铺,称为“本庄”,把做外国人生意为主的同类商铺称为“洋庄”。把赶集市或临时沿街找空地做流动生意的叫“设摊”、“摆摊”、“摊地皮”。
出土的古玩文物称“地货”,新出土的“古玩”叫“生坑”,出土后的传世古玩文物叫“熟坑”。从江河湖海底打捞出来的货物称“水货”。无论“地货”、“水货”,尤其涉足“生坑”,一定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稍有不慎会给自己带来太多的麻烦。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