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本为古玉器的一种,为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形状与镯类似,其孔径大于边缘,也有与边缘相等的。与此器近似的还有玉璧、玉瑗。
《尔雅·释器》中指出:“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郭璞注:“肉,边;好,孔。”邢禹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孔大而边小者名瑗,边、孔适等若一者名环。”这里把几种器物的形制讲得十分清楚,“肉”是指周围的边,“好”是指当中的孔,即三者的名称由中心的圆孔大小来决定,大孔者为瑗,小孔者为璧,孔径与玉质部分边沿相等者为环。后玉环成为玉制的环的统称。
玉环古时一般用作佩饰,《宋史·舆服志三》:“衮冕之制……小授三,结玉环三。”又:“后妃之服,小授三,间施玉环三。”《晋书·周访传》:“访大怒。敦手譬释,并遗玉环玉碗,以申厚意。”因“环”与“还”同音,古人可能还把它作为一种信物。据说古代逐臣待命于境,赐环则还,即得到天子送来的环,就知道自己收被重新召回,官复原职。
玉环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新石器时代玉环的基本造型为扁平的圆环状,多用白玉、黄玉制作。整体圆整光洁,内外壁平直,有的环上对钻有小圆孔,孔壁斜直。玉环中心稍厚,边缘较薄,通体磨光,制作精致。战国玉环种类很多,有丝束环、云纹环、谷纹环、三龙外蟠环、重环及玛瑙环。汉代时玉环多用于成组佩玉的中部,直径较小,环表面饰典型的汉代纹饰,如勾云纹、四灵纹、螭纹等。汉晋时的玉环略有变异,环面素朴无纹,只在圆形外侧对称雕出两长方形凸起。唐代玉环圆形,体较厚,琢成内外六瓣莲花形,束腰。宋代有扁圆形玉环,如早期形制。明、清两代多雕团龙纹、蟠螭纹及竹节形玉环,龙身多饰鱼鳞纹,旁衬卷云纹。
玉环拍卖成交价格
中川净益造 凤首龙纹玉环 80-80万 198万
吴昌硕 长尾甲 1916 45-65万 149.5万
清乾隆 铜胎剔红雕“汉宫 80-100万 103.5万
唐晚期 越窑秘色玉环底碗 60-80万 67.2万
王西京 1981年作 杨 6-10万 57.5万
战国 绞丝纹玉环 35-55万 48.3万
上海资深金牌古玩经纪人:瞿经理 帮你了解更多古玩艺术品资讯
反腐带来礼品市场的收缩以及拍卖行经营业务的集中,也被安德鲁认为是市场下滑的原因。但在林林总总的因素中,“市场供给偏弱”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方面。“各项财富指标只能解释艺术品市场调整的部分原因,而市场供给才是影响艺术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安德鲁写道。她认为,大量高质量拍品已经陆续在2011年之前流入博物馆以及专业藏家手中,从而进出市场流通,且在未来中短期内重回市场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进一步抑制了这些拍卖板块的增长。而拍品质量和真假问题使得买家趋于谨慎,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流拍率高达53%,达到了近5年的值。
就2015年春拍的情况看,安德鲁认为,名作供应不足的情况可能得到改变。她作出此预测的依据是:中国嘉德以2.79亿元拍出的潘天寿《鹰石山花图》以及1,26亿元拍出的李可染《井冈山》可能提振市场信心。
++++++++++++++++++++++++++++++++++++++++++++++++++++++++++++++++++
如您有藏品想出手或鉴定。
咨询热线: 交流Q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