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无冰箱、冰柜,盛夏酷暑是如何冷藏食品的呢
首先是“井藏法”。苏东坡在《格物粗谈》中曾提到:“夏天肴馔悬井中,经宿不坏。”
其次为“冰藏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即有储藏食品的“冰鉴”,冰鉴是一种铜制的用来藏冰的容器。在古籍《周礼》中就有用冰鉴储存食品的记载:“祭祀供冰鉴。”冰鉴,大概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了。
冰鉴无法储存大批量的食品,因而早在周朝,我国即建有简易的“冰库”,称之为“凌阴”,到汉代又称为“凌室”。至隋唐,民间肆坊始出现土冰库。据史料记载,清代苏州民间藏冰已较普遍,土人置窨冰,街坊担卖,谓之“凉冰”。或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称冰杨梅、冰桃子。
盛夏酷暑,古代人是怎样将新鲜食品进行长途运输的呢明代于慎行诗云:“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原来,鲥鱼三千里路到长安后尚能“带雪寒”,用的是“冰船”。明代何景云诗云:“炎天冰雪护江船”。有人将这种“冰船”,称之为世界上早期的“冷藏船”。